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上虞日报

文化润乡土 文明谱新篇

日期:07-30
字号:
版面:第09版:新闻·乡镇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媒体记者 何静媛

  从民俗文化到主题宣传,从志愿服务到榜样力量……一场场精彩演出、一次次暖心服务、一件件惠民实事,合力打开东关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画卷。

  近年来,东关街道把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在文化铸魂、宣教引导、示范引领等方面下功夫,以移风易俗“小行动”撬动文明“大进步”,让文明之风吹遍大街小巷。

  文化赋能聚民心

  由仪仗队、舞龙舞狮队、民乐队等组成的巡游队伍,身着华丽的传统服饰,手持彩旗花灯,沿着村主干道缓缓前行。队伍所到之处,村民与游客夹道相迎……说起今年的“四月四”民俗文化活动,东关街道保驾山村村民徐大伯的话语中透露着满满的自豪。

  保驾山村一直有“苞山龙会”的习俗。近年来,该村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活动结合,将祭祖活动与文艺表演、科普宣传等元素相融合,创造出独特的综合性民俗文化节。

  这也是东关街道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交融的一个缩影。街道深挖本地民俗文化资源,紧扣传统节日及纪念庆典节点,将民俗活动作为传播文明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精心策划并开展“灯火闹元宵 礼俗谱新篇”“古俗今辉保驾山 振兴共富向未来”等10余场主题鲜明的移风易俗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次超百万。

  不仅如此,街道还积极开展文体健身、宣教讲座、走访慰问、文艺汇演等活动,弘扬传统文化,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居民的文明素养。如开展“文明节俭新‘食’尚 光盘行动我践行”主题活动,引导居民节约粮食,积极拥抱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新风尚。据悉,今年以来,各村社已开展活动200余场。

  榜样引领作表率

  夏月仙是东关街道马山村村民,她温柔陪伴、悉心照料丈夫的故事,被村民们连连称赞。

  2009年,夏月仙的丈夫因脑瘤压迫导致脑溢血中风,从此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夏月仙每天为丈夫翻身、擦洗、喂食、按摩,照顾得无微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上虞好人”榜,夏月仙成功上榜,她的故事也被更多人熟悉。

  同样上榜的,还有三丰富硒粮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厉高中。他利用合作社平台,每年免费举办培训班两到三次,为周边农户及大户提供成本价烘干及无人机防治、农机服务等,为他们直接降低每亩生产成本达100元左右。

  在东关街道,无论是孝顺长辈、关爱家人,还是敬业奉献、勤奋工作,抑或是诚实守信、坚守原则,这样的感人故事层出不穷,数不胜数。街道通过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常态化地发掘和表彰好人好事,使得这些优秀事迹得以广泛传播。

  今年以来,街道累计摸排并上报了4位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人物,其中有2位通过层层选拔,成功获评“上虞好人”称号。这些榜样的力量不仅激励着更多的人向善向上,也进一步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的持续向好发展。

  志愿服务暖人心

  义剪、义诊、家庭教育咨询、适老化改造推广……“红五月”系列活动中,东关街道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传递民生关怀。与此同时,街道各职能办线同步推进公共安全与法治教育工作,开展消防安全、垃圾分类、反诈禁毒、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科普宣传。

  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东关街道已成为常态。

  一直以来,街道以服务群众为核心,整合资源、创新形式,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志愿活动品牌,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如清明节期间,街道助联体服务站携手东关残疾人之家、社工站开展让“艾”温暖身边人——清明节志愿服务活动,邀请残疾朋友们一同参与艾糕艾饺的制作。志愿者们还把做好的艾糕、艾饺分盒装好,跟着社工一起送到附近高龄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等村民手中。“接下来,我们将举办更多此类活动,让温情与关爱在社区中传递不息。”东关街道助联体服务站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