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上虞日报

四明山藏清凉秘境
雪花潭成今夏“顶流”

日期:07-30
字号:
版面:第08版:新闻·乡镇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记者 戚罗燕 通讯员 薛灯灯) 竹林滤暑气、清泉洗尘心、水潭映翠微、亲子戏水欢……近日,陈溪乡雪花潭景区强势入选“2025大众点评必玩榜”。与此同时,小红书平台上“雪花潭”相关话题浏览量已突破400万大关,热度持续攀升。

  深藏于陈溪乡虹溪村的雪花潭景区,面积约1.46平方公里,是四明山孕育的天然瑰宝。景区堪称竹的海洋,植被覆盖率高达95%以上,苍茫竹海构筑出令人心醉的天然氧吧。源于四明山的清冽溪流——巽溪如玉带蜿蜒,串联起闻名遐迩的“巽溪十八景”。

  旅程始于入口处巍然矗立的“千年榧王”。这棵历经870余年风雨、高达20余米的古树,被当地人尊为“三代果”,象征着生命不息,以其磅礴生机迎接着每一位访客。沿溪而行,地质奇观响石山(大石浪)作为罕见的世纪冰川遗迹,在阴雨时节石下叮咚作响,恍若仙人低语;赑屃驮峰承载着时光的重量;纸塘遗迹则默默诉说着陈溪先民以竹制纸的古老智慧。

  行程的高潮在雪花潭达到极致。身临其境,潺潺流水声如天籁萦绕,一泓琼浆玉液般的清泉呈现眼前。溯流探寻,可见清流自石缝喷涌成瀑,飞珠溅玉;潭水在天然石盆中荡漾着潋滟波光。水流辗转斜冲,在溪底岩石上冲刷出直径约60厘米的浑圆孔洞,鬼斧神工令人惊叹。水流穿洞而过,形成5米长的洁白瀑布拂岩而下,最终如堆砌的雪花般滚动倾泻,“雪花潭”美名由此而来,其清、奇、秀、幽,令人沉醉。

  在雪花潭,一种全新的“佛系避暑”方式正悄然兴起,重新定义都市人向往的假期。景区内散布着多个水深仅30厘米的浅滩区,被游客戏称为“咸鱼滩”。只需铺开野餐垫,便成为都市人梦寐以求的“躺平”天堂——溪水在身下轻缓流淌,自带天然按摩功效。“时间仿佛被竹林滤过,连呼吸都浸透着清凉与武侠的意境。躺至夕阳西下也无人催促,这才是真正的假期!”游客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孩子们则在安全的“免费水世界”里堆石头、打水仗,欢声笑语与泉声交织成趣。

  景区深谙都市人需求,精心打造的“懒人避暑专线”从入口至核心潭区全程竹林如盖,浓荫蔽日。“走5分钟,歇10分钟”的节奏毫无压力。“一路阴凉,体感最多25℃,比城里至少凉快10℃,简直是怕热星人的救赎!”游客小李的赞叹印证了这份舒适。当步行带来微热,景区内的尚品咖啡便是绝佳驿站,一杯冷饮瞬间唤醒身心,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清凉符号”。

  伴随人气飙升,景区客流显著攀升,去年七八月接待游客达6万人次,今年单日最高已突破2000人次。为守护山水清幽与游览品质,陈溪乡科学研判景区承载能力,及时推出优化措施:自7月1日起实行预约限流,每日限额1000人次(线上700人次,线下300人次),游客需提前通过“仙山秀水 竹隐陈溪”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或于现场登记进入景区;同时开通免费公交接驳服务,工作日30分钟一班,周末加密至15分钟一班,运营时间为9:00至18:00,确保游客出行便捷与景区秩序井然。

  都市在酷暑中蒸腾,陈溪乡雪花潭却以25℃的清凉体感、澄澈见底的“玻璃水”、随手可拍的古风意境,以及那份允许灵魂彻底松弛、“躺至夕阳西下”的奢侈闲适,构筑起今夏无可替代的避暑秘境。这张来自四明山深处的清凉请柬,正静静等待着每一位渴望逃离喧嚣、拥抱自然静谧的都市人亲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