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宋彦佩 通讯员 章梦潮
在章镇镇,活跃着一群网格员。他们穿行于街巷田间,看似平凡,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成为百姓最坚实的依靠,用行动诠释着为民服务的初心。
“除蜂行动”显效能
6月21日晚7时许,章家埠村村民叶某在楼梯下整理农具时,发现墙角有个直径约30厘米的蜜蜂窝,蜂群在院落出入口飞舞,安全隐患极大。他立即联系了微网格长丁光鑫和谢建立。
接到求助后,丁光鑫迅速启动“警网共同体”快速响应机制,通过专属线上联络群,将标注为“紧急安全隐患”的信息直接报给消防队站长赵紫建;谢建立则前往就近路口接引消防救援人员。丁光鑫介绍,“警网联动群24小时在线值守,这类民生险情我们坚持‘首接即办’。”依托网格日常巡查与线上信息直联,基层治理正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发现、快速响应”转变。
晚7时23分,消防救援力量抵达现场。经勘查,蜂巢结构复杂,野蜂聚集且攻击性强。队员们迅速穿戴专业防蜂服,采用“整体摘除+药剂驱离”方案,精准灭杀蜂群,随后对周边进行地毯式清理,确保无残留。
隐患消除后,围观村民感叹:“从求助到摘除,不到40分钟!”如今,章镇镇数百名微网格长如同“流动探头”,织密信息感知网络;公安、消防等专业力量依托警网联络群,构筑起快速响应的“最后一公里”。这套融合“网格密度”“响应速度”与“服务温度”的基层治理体系,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平安就在家门口。
生死营救有担当
7月的午后,地表温度近40℃。在章家埠村广福江边,一名群众连人带电动车跌下堤埂,陷入生命垂危境地。
正在例行巡查的专职网格员金耀东临危不乱。他第一时间拨打110和120,同步将现场情况及伤者状态上报网格长。考虑到烈日下伤者昏迷,每一秒都威胁生命,他立即联系周边巡查的其他网格员前来协助。
生命容不得迟疑!金耀东迅速组织赶来的网格员投入救援。众人顶着灼人热浪,齐心协力将伤者小心翼翼转移至安全阴凉地带。金耀东依据高温急救培训知识,和其他网格员用湿毛巾为伤者擦拭额头、颈部等部位降温,并不时呼唤伤者。
在大家努力下,伤者逐渐恢复微弱意识。救护车到达后,金耀东及其他网格员协助医护人员将伤者抬入车内。待救护车离开,他又留在现场配合民警调查取证。
“金耀东在危急关头的沉着高效,体现了我镇网格员的专业素养与为民情怀。”章镇镇平安法治办公室工作人员章梦潮赞许道。这场烈日下的救援,虽无惊天壮举,却彰显了网格员扎根一线的责任与担当,也印证了网格化管理在守护群众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守护农田“生命线”
7月16日,章镇镇持续高温,午后气温达38℃,地表温度超45℃。新南村隐潭溪畔负责2000多亩水稻、蔬菜田灌溉的抽水泵突然“罢工”,溪水流不进灌溉渠,岸边几亩蔬菜已显蔫态。
上午9时许,新南村专职网格员厉桂娟巡查至隐潭溪灌溉泵站时,发现水泵没了动静。她心里一紧:“眼下是水稻扬花期、蔬菜膨果期,一天断水都可能影响收成,2000多亩地耽误不起!”她立刻打开基层智治平台,上传“隐潭溪水泵故障,需紧急维修”的报告,并附带现场照片和定位。
平台流转效率超预期。10分钟后,镇事件处理中心审核完毕,将任务直达新南村村委;15分钟后,该村党总支书记杨坚收到派单提醒。“基层智治平台是‘千里眼’和‘顺风耳’,指尖一点流程通,为抢修抢出关键时间。”厉桂娟说。
接到通知后,杨坚迅速组织人员赶赴现场。维修人员顶着高温检查,发现水泵关键部件严重损坏需更换,但村里无库存,需到镇上购买。
时间紧迫,杨坚一边安排人去镇上买配件,一边组织村民清理灌溉渠杂物、提水浇灌受旱严重的蔬菜。大家汗水直流,却顾不上擦。
一个多小时后,配件买回。维修人员立即投入维修,熟练拆卸、安装新配件。数小时后,水泵恢复运转,溪水顺着灌溉渠流向农田。
村民们欢呼雀跃,满是喜悦与感激。这场历时10小时、与高温赛跑的抢修战,成功守护了2000亩农田的“生命线”,保障了村民的收成。
在章镇镇,网格员们扎根基层、心系百姓,是群众的“贴心人”“守护者”“保障者”。从紧急除险到民生服务,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温暖群众,让百姓感受到安心与幸福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