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沈嘉玲) 7月29日,道墟街道新任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暨虞青干部综合素质提升班正式开课,这也标志着该街道“薪火筑基”系列培训顺利启动。新任村党组织书记与虞青干部共30余人齐聚一堂,开启了一场旨在全面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学习之旅。
村(社)党组织书记是基层治理的“领头雁”,更是乡村振兴的“一线指挥员”,其本领是否过硬,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质量。本次培训为期3天,特邀街道班子领导和业务骨干围绕基层工作的政治要求、发展思路、治理方法、群众工作等核心内容进行专题授课。课程紧密结合村级工作实际,既有政策理论解读,也有典型案例分析,为新任村书记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提供实用指导。
“村一级虽小,却涵盖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村书记的岗位不可替代。”开班仪式上,道墟街道主要负责人强调,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蓝图,最终要靠千千万万个村级单元落实落地,村党组织书记必须练就过硬本领,当好基层“当家人”和群众“主心骨”。
此次培训同步覆盖街道青年干部,通过“老乡镇”对基层工作的深度解析,引导青年干部深化对“泥土味”工作的认识。课程设置突出实践导向,涵盖基层治理创新、群众沟通技巧、应急事件处置等场景化教学内容,鼓励青年干部“脚下沾泥、心中有光”。“从政策文件到田间地头,这次培训让我明白了如何把青春汗水转化为群众获得感。”课后,“90后”干部宋侃侃感慨道。
基层治理,关键在人。人才队伍的结构与活力,决定着治理效能。近年来,道墟街道高度重视基层干部建设,不断搭建多元化的干部培养平台,通过实行全方面能力培养、建立科学考核评价体系、开展新老干部“传帮带”等举措,全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扎实的基层干部队伍,为道墟街道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接下来,道墟街道将常态化开展“薪火筑基”系列培训,通过实地调研、擂台比武等形式,推动新任村党组织书记与青年干部共学共进,为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