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浙东运河时代活力 增靓“青春之城”风华气韵
日期:07-30
本报讯 (记者 蔚香) 7月29日上午,区政协召开二届三十一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唤醒浙东运河时代活力 增靓“青春之城”风华气韵》重点调研课题。区政协主席金山中,副主席王永表、章颖芳、孙云苗、范国海、沈娟芬及秘书长陈学军参加,区委常委、副区长朱江桥应邀参加。
会上,区政协相关负责人汇报课题调研成果。今年来,区政协聚焦《唤醒浙东运河时代活力 增靓“青春之城”风华气韵》重点课题,组建专项课题组开展系统性调研。调研期间,课题组先后赴扬州、杭州、越城等地考察运河博物馆建设及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并实地踏勘上虞段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点位。通过多维度调研、跨部门协作及专业论证,课题组全面梳理保护现状与发展瓶颈,形成兼具历史纵深与实践价值的调研成果。
“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保护与传承需立足时代特征、激活青春力量、融合民生需求。”会上,政协委员、专家及相关部门围绕大运河的传承、保护和利用积极建言献策。
金山中强调,要提高认识站位,构建运河保护利用工作新格局。统筹协调机构,厘清部门职责,制定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并积极融入大运河城市联盟,推动运河文化传播与“青春之城”建设协同发展。要丰富文化谱系,拓宽运河文化传承发展新思路。深入挖掘浙东运河上虞段文化内涵,加强活态利用保护,推动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注重业态融合,培育上虞特色运河产业新生态。围绕产城人文融合,整合地域文化资源,联合浙东运河沿线城市开发跨区域主题游线,做优运河文化生态,打造“4+X”地域特色文化名片,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运河生态带、经济带、城镇带建设。
朱江桥表示,要强化统筹协同,凝聚合力,压实三级责任体系、建立跨部门联席协作机制、整合文化遗产保护与督查制度,推动运河保护与利用的系统性提升。要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传承,落实分级分类保护法规,制定差异化修缮策略,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要突出以人为本,创新利用,通过打造“宜居、宜业、幸福”三大运河,让运河成为展示城市魅力、增进民生福祉的幸福纽带,实现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全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