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全盛时期,武义(含宣平)红军达5000之众,在全国10万红军中占据重要一席。斗争同样伴随着惨烈的牺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农民暴动此起彼伏,这一时期武义县被认定的革命烈士有137名,占同时期金华全市的一半,实际牺牲者更多。
“外公的经历是武义革命者的一面镜子。”洪式亮说,牺牲不会让同志怯弱,革命之火一旦点燃就会燎原。“他们用牺牲谱写了一部百折不挠的奋斗史。”
红色印记:武川青山觅忠魂
从1926年的中共武义县支部成立,九十九载光阴流转,血与火的岁月已沉淀为宁静的缅怀。1988年,武义县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革命老根据地县”。今日武川大地,红色印记如星斗散布,守护着历史的记忆。
在白洋街道王村,邵李青早已在他战斗过的地方与青山大地融为一体。这个被武义当地学者称为浙江红军“井冈山”的地方,建起了浙武红军与挺进师纪念馆。
在熟溪街道水碓后村,徐英烈士纪念馆内,则展示了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徐英波澜壮阔却短暂的一生。19岁入党、23岁主持省委工作、24岁慷慨就义;他曾在武义革命陷入困难时以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回乡支援、力挽狂澜,短短几天就接上10多个党支部的关系,恢复党的活动;他坚持“活着一天,就要坚持斗争一天”,牺牲前仍鼓励同志们“为我们没有完成的事业努力奋斗,最后实现全人类崇高的理想”。如今,徐英的孙女徐雁芳是纪念馆讲解员,她每每动情讲述,都会让前来研学的游客为之动容。
武义县革命烈士陵园、萤乡抗日展览馆、璟园党史教育馆、上甘塔红军标语、林登岳生平展览馆、潘漠华烈士纪念馆、中共宣遂汤工委纪念馆、雪峰山红色记忆传承馆……像这样的红色旅游点如星火般散布武川大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武义各党史教育基地共接待参观学习人员4.5万人次。
站上古老的熟溪廊桥,不禁遥想1939年4月5日黄昏,应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之邀来浙视察的周恩来,在离金赴赣前曾秘密抵武,就在此处凭栏远眺:西北面的壶山郁郁葱葱,脚下的熟溪水奔流不息。30多年后,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武义籍专家方悴农时仍提及此行。
凭栏处,远山如黛。江畔新楼与塔吊虽掩去壶山山腰,但峰巅依旧清晰。正如那星火初燃的岁月,先驱者们的身影或许已远,但他们用生命点亮的理想之光,早已刺破长夜,黎明驱走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