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秋季如何防范肺部疾病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第07版:杏林传真       上一篇    下一篇

孙氏中医大弟子、金华艾克医院院长杨德志门诊中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肺属金”,而金对应的季节正是秋季,因此秋季是养肺调肺的黄金时期。立秋之后,金华艾克医院院长杨德志的诊室里,肺部疾病就诊患者明显增多。“现在的肺肿瘤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杨德志介绍,过去肺肿瘤患者多为七八十岁的老人,以肺鳞癌为主,大多与吸烟相关,这类肿瘤除淋巴结转移外,较少转移至其他脏器,但早期难以发现,确诊时往往已到晚期,只能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

而现在,肺肿瘤患者中有不少是中青年人,且以肺腺癌居多。杨德志分析,竞争压力大、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及空气污染等因素,都是导致中青年人患上肺腺癌的重要原因。“肺腺癌起初常以肺磨玻璃结节的形式出现,如果不重视,不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也不定期检查,经过5至10年,部分可能发生恶变,且晚期极易出现肝转移、骨转移、脑转移等远处脏器转移。”

杨德志提醒,一旦发现肺结节、肺肿瘤,尽早让中医参与全程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往往能事半功倍。

86岁爷爷抗肺肿瘤 

中医调理后,每日还能下地种菜

2022年2月,83岁的陈爷爷在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体检时发现右肺上叶有一个直径5厘米左右的占位性病变,相比6年前明显增大。他在CT引导下做了肺穿刺活检。一周后病理报告确诊为右上肺腺癌。经基因检测后,他开始服用靶向药。

然而,陈爷爷服药后的反应超出预期。不到一个月,他的体重减轻了6公斤,咳嗽咳痰、胸闷气急的症状反而比原来更厉害,肚子发胀、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尤其对油腻食物感到恶心。同年6月1日,看着老父亲日益憔悴,担心继续服用靶向药会危及生命,儿子带陈爷爷来到金华艾克医院寻求帮助。

考虑到陈爷爷年事已高,杨德志针对性地开具药方。服药14天后,陈爷爷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不仅能正常进食,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还能慢慢在户外走路。病情稳定后,他继续坚持服用中药。同年9月复查发现肺部占位比5月份略有缩小,胸闷不适等现象基本消失,体重也增加了好几斤。

就这样,陈爷爷单纯依靠中医治疗,断断续续服药到去年9月。两年多来,病情一直保持稳定。如今,86岁的他不仅停了药,还能每天下地种菜,多次复查结果均显示正常。消息传开后,身边不少熟人纷纷向他打听治疗经历。得知金华艾克医院在中医治疗肿瘤方面有独到之处,有10多名肿瘤患者从武义专程前来金华就诊。这些患者中,有的不适合手术,有的放化疗结束后无法进行其他治疗,经过金华艾克医院的中药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情况稳定。

71岁大妈肺肿瘤多发转移

中药干预,病情稳定恢复正常生活

今年71岁的郭大妈是嵊州人。去年4月,她咳嗽咳痰严重,被当作感冒治疗后,症状并未缓解。5月,郭大妈前往嵊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经拍片、气管镜病理活检,被确诊为右肺鳞癌,且已发生颅脑转移和淋巴结转移。随后,她又到省城医院做了PET/CT检查,结果显示肺癌伴纵隔淋巴转移、两肺转移及脑转移。医生建议她进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但用药后,郭大妈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浑身无力、头晕、全身疼痛,甚至还昏倒过。仅做了一次化疗,她就因无法承受副作用而放弃。

去年7月4日,郭大妈在家人陪伴下来到金华艾克医院寻求中医帮助。她告诉杨德志,最近咳嗽频繁,前胸后背疼痛,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听力下降,夜间难以入睡。杨德志根据辨证论治原则,为她开具了以清肺消解方为主的中药,并根据具体症状酌情加减药物。

服用中药一个月后,郭大妈的咳嗽明显减少,胸痛症状也有所减轻,自我感觉比之前好了很多。去年10月,经过3个月的中药治疗,她的体重增加了5公斤,吃饭、大小便、睡眠都恢复了正常。随后,郭大妈到嵊州市人民医院进行CT复查,结果显示肺部肿瘤大小与6月份基本一致,没有增大,脑转移部位的肿瘤也保持稳定。看到这一结果,郭大妈挺开心,继续坚持服用中药。

今年3月,郭大妈再次复查时,检查结果显示右肺直径最大的肿瘤较之前缩小,其他结节大小基本未变,头部病灶情况稳定。如今,她依然坚持中药治疗,整体病情稳定,日常生活与正常人无异。

孙氏中医“八字方法”治疗肿瘤

解郁为先,个性化治疗守护肺部健康

经过30年的临床实践,接诊40余万人次病人后,孙氏中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法、方、药”治疗体系,总结为“解郁、通络、软坚、排毒”八个字。作为深得孙氏中医真传的大弟子,杨德志凭借精湛的医术,深受认可,不少外地患者专程赶到金华找他看病。

为何将“解郁”放在抗肿瘤治疗的首位?杨德志解释,每个人都会有忧郁情绪,但关键在于“度”。若忧郁情绪不断累积,就可能从量变引发质变。从中医角度来看,“思则气结,怒则伤肝,惊则气乱”,长期心情不佳会导致肝气郁结,久而久之气滞血瘀,积聚成块,最终形成肿瘤,肺肿瘤也不例外。

临床中发现,患有肺结节、肺肿瘤的患者,脉象多为弦脉,这正是肝气郁结的表现,与生活、工作压力大密切相关。《黄帝内经》中提到“秋三月,此谓容平”,“容”即从容不迫,“平”指心态平和。健康人在秋季能保持“容平”状态,而压力大的人,秋季易产生“悲秋”情绪,心情变得低落。

“治病要治本,治本要求因”,既然忧郁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因素,那么“解郁”就是治疗包括肺肿瘤在内所有肿瘤的“第一把金钥匙”。因此,患者就诊时,医生会先与患者深入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困扰,给予安慰和疏导,帮助患者打开心结。只有患者心情放松,医生才能更精准地抓住疾病本质,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金华艾克医院针对不同类型的肺肿瘤,制定了多种基础方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例如,“清肺消结汤”以清热解毒化痰药为主,主要适用于尚未手术、体内“火气”较旺、伴有咳痰症状的肺肿瘤患者;针对肺腺肿瘤湿重的患者,会在基础方中加入猫爪草、半夏、滴水珠等药材;对于鳞癌易咳血的患者,则添加仙鹤草、白茅根、金荞麦;而肺肿瘤伴有胸水的患者,会选用桑白皮、葶苈子、米仁、龙葵等药材。

此外,“养肺消结汤”偏滋阴清肺,适合手术或放化疗后阴津耗损的患者,方剂中会加入白茅根、麦冬、北沙参等养阴药材。杨德志强调,无论哪种肿瘤,中医药都能贯穿治疗全过程,其作用不可小觑。“我们医院始终坚持‘祛邪为主、扶正为辅’的治疗原则,运用孙氏‘八字方法’,通过独特的专病专方验方,帮助肿瘤患者重获健康,拥抱美好生活。”

多维度守护

远离肺部疾病困扰

入秋后,如何预防肺部疾病和肺肿瘤复发?杨德志给出以下建议:

调节情绪,释放压力。过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会损伤肺部,职场人奔波忙碌、家庭主妇长期接触油烟或吸入二手烟等,都可能对肺部造成伤害。秋季易引发“悲秋”情绪,要学会调节心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

科学锻炼,注意保暖。秋冬季节早晨气温较低,建议太阳出来后再进行锻炼,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大汗淋漓。锻炼后不要立即洗冷水澡或食用寒凉食物,以防痰湿不化,损伤肺功能,诱发咳嗽。同时,要注意保护肺部“门户”,预防感冒,一旦感冒,病毒易侵犯肺脏,引发肺部疾病。

合理饮食,滋养肺腑。秋季可适当食用生津的白色食物,如莲藕、白扁豆、百合、白木耳、白果等。咳嗽时,可泡菊花或鱼腥草饮用;口干时,可泡白茅根和白菊花,血糖不高的人群还可加入适量蜂蜜以滋养肺部。肺虚者不宜食用过多辛辣食物,过于寒凉的食物也应避免,因为苦寒食物易损伤津液,对肺部造成伤害。

中药调理,增强防护。秋季可适当增加滋阴养肺的药物用量,对于病情稳定、原本两天服用一帖中药的患者,建议改为一天一帖。中药不仅能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还能滋养肺腑,有效降低季节因素对病情的影响。

杨德志提醒,肺肿瘤早期症状隐匿,多数肺结节与肺肿瘤需通过体检才能发现,因此每年定期体检是早期排查肺部疾病的关键。除定期体检外,日常防护也至关重要,要多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活动,减少肺部负担。一旦出现长期咳嗽、干咳不止或咳血等异常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就医检查,切勿拖延,以免延误病情。

本报记者 戴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