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副热带高压减弱,冷空气不断渗透南下,上周四开始,我市持续高温的天气总算是落下了帷幕。上周末更是凉风习习,昨天,金华国家气象站的日最高气温仅25.9℃。
这个夏天是真的难熬,截至目前,金华国家气象站的高温日数达到67天,比2024年的69天只少两天,排在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2位。从全市范围看,武义国家气象站以70天的高温日数位列第一,也成为该站高温史上第1位。但如果将时间跨度拉短一点,从8月1日开始算,我市各站的高温日数齐刷刷地占据了第一名,其中,金华市本级、兰溪、东阳、武义都长达47天(仅9月10日跌出了高温线),连相对凉快的磐安,8月以来高温日数也达到了39天。与高温日数相比,高温强度倒不算显眼,今年金华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榜首是8月24日的39.6℃,38℃以上的天气共18天,排名第10位。同样是8月24日,东阳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达到了40.1℃,是今年我市所有国家气象站出现的最高温。
这样的高温算异常吗?省气候中心高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今年全省总体高温强度位居1961年以来的第9位;高温持续日数明显偏多;但40℃以上的极端高温表现不突出,没有2013年、2022年和2024年那么极端。
好在这样的高温已是强弩之末,这几天还有“秋台风”赶来降水降温。昨天清晨,在海上活跃的双台风“桦加沙”和“浣熊”的强度都提升至超强台风级,这也意味着西北太平洋会出现今年首次双超强台风共舞的场面。受台风“桦加沙”外围影响,我市未来几天多分散性阵雨或雷雨过程,出门最好携带雨具。
周二,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的秋分。“分”即“平分”“半”的意思,与春分一样,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昼夜温差加大。
秋分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划分标准,立秋算是秋季的开始,霜降则为秋季结束,秋分正居于秋季的中间,是初秋和深秋的“分水岭”。从气象学的入秋标准(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来看,秋分时节,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季。长江以南的地区,温度也开始逐渐降低,正从夏季向秋季过渡。
根据省气候中心的统计,我市平均入秋时间在10月4日,近几年的入秋时间基本在10月上旬。所以,入秋还要再等等。
具体分日预报如下:
9月23日(星期二):多云到阴,有时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5℃~32℃。
9月24日(星期三):阴有时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5℃~31℃。
9月25日(星期四):多云到晴,午后局部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7℃~35℃。
9月26日(星期五):晴到多云,午后局部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6℃~35℃。
9月27日(星期六):晴到多云,午后部分地区阴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5℃~34℃。
9月28日(星期日):多云到阴,有时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4℃~31℃。
本报记者 袁丁 通讯员 张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