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被忽略的角落成为可以令人停驻的风景。9月初,金华绘画爱好者吴龙波启动了一个“树洞计划”:在金华市区街头一些树洞或树的破损处,画上一幅幅可爱的卡通动物画。半个月来,他和8岁的儿子一起,已在学校周边的树洞和树的破损处创作了30多幅惟妙惟肖的卡通画,在行道树上塑造出了一个个美丽的童话世界。父子俩在辛勤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的赞。
父子俩迷上树洞画
昨天下午5点,吴龙波和儿子吴彦希骑车来到南苑小区中心小广场。他们在广场入口处的一棵大树上发现了一个直径达40厘米的树洞,这是一个裁剪树枝后留下的疤痕。
“希希,你看这个树洞适合画什么东西?”吴龙波问一旁的儿子,吴彦希眨了眨眼,灵机一动,说:“爸爸,要不画一只双手作揖的卡通猫,在树洞里欢迎大家来广场游玩。”吴龙波表示赞同,于是父子俩就开始忙碌起来。
“我画树洞用的是环保的丙烯颜料,对树干本身不会造成伤害,对周围环境也没有污染,而且不容易褪色。”说话间,吴龙波已把卡通猫的一双眼睛画出来了,接着又勾画两只耳朵。
“爸爸,能不能在卡通猫的周围涂一些深颜色的底色?远远看去,猫咪就像躲在树洞里一样!”吴彦希从孩子的视角向爸爸提出建议。“好啊!要不树洞的四周由你来画,怎么样?”在吴龙波的指导下,吴彦希很快完成了自己的创意。
“快来看啊,这树上多了只‘猫’!”“有了这幅‘树猫’画,小广场变得可爱多了!”出来散步的居民都被眼前这只憨态可掬的“树猫”给吸引了,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而此时,吴龙波父子俩已收拾好画笔,悄悄离开人群,他们又开始寻找下一个创作目标。
这个学期开学以来,吴龙波每天利用下班时间,带着儿子在市区街头寻找适合创作的行道树,他们根据树洞和伤疤的形状大小,分别画上害羞的小浣熊、精灵般的小松鼠、趴在洞口向外窥探的小猫、勤劳的啄木鸟……这些惟妙惟肖的可爱卡通图画在行道树上塑造出了一个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树洞计划”初见成效
吴龙波说,萌发“树洞计划”的想法,源于这个学期开学时一次接送孩子时的等待。
吴彦希就读于金华市双溪实验学校。9月3日下午4点多,吴龙波骑车去校门口接孩子回家,因为放学时间未到,他就在一棵大树底下等候。在等待的过程中,吴龙波无意间发现了旁边一棵行道树上的伤疤。“树干上有一个很大的洞,有厚厚的水泥涂抹在上面,看上去就像打过补丁一样,很煞风景。”眼前这一幕触动了吴龙波的心。
吴龙波曾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担任过学校的美术老师,后来又开了一家艺术工作室自己创业。吴龙波想到,前几年金华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许多围墙都被画上了精美的墙画,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如果给行道树上的伤疤和树洞画点什么,是不是也能给城市增加一点色彩呢?回家的路上,父子俩一起商讨搞一个“树洞计划”。
说干就干。回家以后,吴龙波马上从网上寻找适合在树上画画的环保颜料,儿子吴彦希则帮助老爸查找各种可爱的动物卡通画。第二天送儿子到学校后,吴龙波就开始在市区不同地方的行道树上寻找适合创作的树洞。
等颜料寄到家后,父子俩立即带着绘画所需的物料,找到金华市双溪实验学校门口的那棵行道树。两人把树洞上的水泥块擦洗干净后,在上面画了一只卡通兔。只见小兔子露出两颗白白的牙齿,俏皮地闭上右眼,双手捧着萌萌的脸蛋,非常惹人喜爱。市民和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吴龙波把这幅树洞卡通画拍成视频后,连夜开了一个“树洞计划”的抖音号和小红书账号。几天时间,视频的浏览量达500多万。自己的创意和行动得到社会认可,父子俩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更坚定了将“树洞计划”进行下去的决心。
树洞作画引发热议
树洞画作为一种结合了自然美学与艺术创意的新兴艺术形式,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12年前,河北石家庄女孩王月曾因带着简单的绘画工具在当地的九中街树洞和电线杆上画画而走红网络,她也因此被称为“树洞画女孩”。这些树洞画将艺术与城市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大大增强了城市绿化的视觉效果,尤其受儿童和青少年的欢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树洞画也引发了公众对城市涂鸦和颜料安全等方面的讨论。部分市民担忧颜料受雨水冲刷,可能会污染土壤或损害树皮健康;有人建议加强对树洞?涂鸦内容的监管,尤其是在一些城市主干道和主题公园,树洞画要与城市景观相融合,否则容易引发画蛇添足,甚至不伦不类的尴尬。
也有人认为,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三十四条规定,在城市建筑物、设施及树木上涂写、刻画的行为,涉嫌违法。因此建议,树洞画创作必须经城市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金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有关人员告诉记者,树洞画可以激发公众,尤其是儿童对自然界的兴趣和探索欲。前几年金华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一些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也在树洞绘画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金华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树洞画在金华还是新鲜事物,他们将关注此事,并借鉴其他地方一些好的做法,加以引导,加强管理,以期让丰富多彩的树洞画增添城市的浪漫和活力,进而提高金华城市的品位和气质。
本报记者 罗钟炉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