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挂绳、修剪造型、消杀……9月14日,在金东区赤松镇清雅盆景种植园,佛手果正处于由青转黄阶段,叶嘉诚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动作麻利。
叶嘉诚出生于2000年,高中毕业后先当兵再上大学,念的是园林专业。“选择这个专业,多多少少受家庭影响。我们家从爷爷辈开始种佛手,我从小就喜欢种植,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买了很多盆栽,自己尝试养护,积累经验。”
去年大学毕业后,他回到金华工作,业余时间就在自家的盆景种植园帮忙,对于佛手种植,他有自己的见解。从种植到销售,他的加入带来不少新变化。
“我爸妈有些方面做得很好,比如重视病虫害的预防,规范用药,保证质量。有些方面则需要改善,比如扦插时使用什么配比的土壤和营养液,嫁接时如何选择砧木、接木、芽点等。”他根据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提出建议,可他的父母并没有立即采纳。
老一辈觉得自己种了这么多年佛手,经验丰富,即使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首先想到的也是向其他种植户请教。在他们看来,孩子虽然学了相关专业,“纸上谈兵”没问题,但真正操作起来未必好使。“我明白爸妈的顾虑,万一我的建议不妥,损失的可是真金白银。”于是,叶嘉诚退了一步,说服他的父母将佛手分成两批,数量多的一批按老办法操作,数量少的一批按他的建议操作。事实证明,叶嘉诚的建议不错,佛手长势更好,芽点更多,做盆景造型时选择余地也更大。他凭专业能力获得了爸妈的认可,心里颇有成就感。
在佛手销售方面,老一辈更习惯做线下生意。叶嘉诚弥补了这一短板,为自家产品打开了线上市场。从去年开始,他和女朋友抽空打理网店以及多个社交媒体账号,不定期发布一些关于佛手的短视频。去年底,他首次尝试佛手直播,为今年的销售期做好准备。
“在直播领域,我是新手,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短视频做得比较粗糙,直播时面对镜头总有点不自然,介绍产品中规中矩,不够吸引人。”为此,叶嘉诚自学短视频剪辑、直播等技巧,并在一次次实践中总结提升。
今年以来,叶嘉诚加大线上宣传力度,提高自家盆景种植园的知名度。自从5月底开始,他尽量保持一定的直播频率。“这几个月,线上销售很顺利,有些老顾客会在直播间分享佛手的长势,讨论养护技巧,同时带来不少新顾客,我们的粉丝群人数不断增长。”接下来,他还打算针对短视频内容进行创新,尝试不同风格,设计一些有意思的情节,吸引网友关注,提高完播率。
佛手兼具观赏性和食用性,产品特色非常明显。这些年来,北山口村的佛手产业渐渐做大。叶嘉诚说,从传统到现代,佛手生产和销售模式悄然改变,需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这为年轻人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作为00后农学毕业生,他很乐意为自家盆景种植园助一臂之力。“既然去做,就要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
本报记者 姚艳霞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