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国家部署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正式落地实施。金华各大银行纷纷响应,通过手机银行App、营业网点等渠道铺开服务,为市民购车、装修、教育、旅游等消费场景送上“利息红包”。“国家为你付利息了,买车买房都不要错过这个红利,这几天前来申请的市民明显多了起来。”市区某银行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在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银行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设定为3000元,其中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
市民算清“经济账”
“贷款买新能源车还能省利息?这政策简直太贴心、太实在了!”在市区江南某综合体的汽车展区,市民陈先生兴奋地算起了“经济账”。他表示,如果贷款10万元购车,按照年利率4%来计算,两年的利息大约需要8000元。而如今有了贴息1%的政策,直接能省下2000元。
根据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实施方案,在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这段时间里,居民在六大行等金融机构申请的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业务除外),只要是实际用于消费且能够通过账户交易清晰识别的部分,均可享受年化1%的财政贴息,最高补贴额度可达贷款合同利率的50%。
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其对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的支持范围有着明确且细致的界定。在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工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包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工行能够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精准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照规定享受贴息政策。具体来说,贴息范围广泛,既涵盖了单笔5万元以下的一般消费,也包括了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的消费。不过,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重点领域消费,将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理性消费享红利
“手机轻轻点两下就搞定了,真是太方便了!”昨天在某银行营业部,市民林女士现场完成了贴息申请的操作流程。新签约客户在申请贷款时,手机银行会同步弹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服务协议签署窗口,整个过程简单快捷。
值得注意的是,贴息政策仅针对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其核心前提是必须具备真实有效的消费行为。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金华监管分局提醒广大市民,切勿因为贷款利率优惠、有财政补贴就盲目申请贷款。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消费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理性选择贷款产品,让消费贷款真正成为提升生活品质、促进消费升级的有力工具,而不是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本报记者 方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