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汪蕾 文/摄
9月10日上午,宏盛玩具老板娘孙丽娟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的新店开张,来自沙特阿拉伯的老客户特地送来了漂亮的开业花篮,同时抢了个“好彩头”,他成功签下新店第一单:数十件AI对话仿真娃娃即将从义乌运往沙特阿拉伯。
而在不远处的阳航玩具店铺,老板娘王晓阳也开出了一笔大单,仅半小时洽谈,来自阿根廷的新客户就订了10多万元的毛绒玩具。他对店内最新款的AI对话毛绒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太酷了,像这样与AI深度交互的玩具在南美市场还没有,孩子们一定会很喜欢……”
今年以来,AI玩具市场火热,销量大幅上涨。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AI玩具市场的销量环比增长6倍、年同比增速超200%,且消费群体正从儿童拓宽至各个年龄段。而在“世界超市”义乌,一场全新的AI革命正如科幻电影的场景般上演——超3万户商家不仅是AI工具的熟练使用者,更化身技术转化的践行者。
将AI潜能注入小商品
孙丽娟是义乌国际商贸城最早使用AI做外贸生意的商户之一。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勇于尝试的孙丽娟在AI加持下,不仅收获了更多外贸客户和订单,降低了运营成本,甚至连部分产品设计都使用AI辅助。
2010年初结婚领证当天,24岁的她就和丈夫从江西老家赶来义乌创业。很多人不知道,创业之初夫妻俩做的就是AI娃娃,是这一单品的先行者。“我想做娃娃,我老公想做智能机器狗,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孙丽娟回忆,后来他们一合计,“为啥不能做智能娃娃?”
于是,他们在娃娃里加入了智能机芯,在市场里开创出一个全新品类。这家新店是宏盛玩具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第二家店,一区6街的老店仅有13.5平方米,早已摆不下自家工厂出产的样品。如今,新店面积是老店的3倍多,展示架摆满了200多款仿真娃娃和1000多款毛绒玩具。店内一款批发价130元的AI对话娃娃最为热销,可以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语言进行对话。
“从1.0版本的简单指令,到2.0、3.0版本的更仿真材质、更智能对话,到如今4.0版的深度交互、关节五官能动,变化很大。”孙丽娟说,自家产品就是AI发展的缩影。“如今的义乌小商品不仅价廉物美,更是中国智造的代名词。”
义乌国际商贸城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贸易枢纽,也是最大的AI创新落地应用场景之一。2023年10月,义乌小商品城Chinagoods AI智创服务平台优化升级以来,基于义乌市场贸易属性,陆续推出小商AI视频翻译、AI翻译官等系列AI应用。已有超3万户商户运用AI工具辅助经营,仅义乌自主研发的相关AI应用累计使用量就超过了10亿次,其中深度使用AI的经营户,订单增幅超30%。“义乌老板娘”们借力AI弯道超车,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从“实验室”奔向“应用场”,成为首批“吃螃蟹的人”。
AI玩具成市场“新蓝海”
主营机器狗的橦趣玩具,80%的AI机器狗出口欧美及南美市场。“这款AI机器狗的批发价在180元左右,很受海外中端玩具市场的认可。”店主罗仁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AI技术及工业化生产链的发展,在全球AI玩具市场,中国供应商拥有越来越多话语权。
“先进的技术与成熟的生产线,让我们的产品具备产品质量与价格的双重优势。”罗仁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逐浪AI玩具8年,积累了一批忠实的海外客户。“有欧洲客户告诉我们,哪怕算上运费与关税,中国的AI玩具进货价仍能比当地低1/3。”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