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康,许多师生都熟悉一个温暖的名字——程朱昌。这位97岁的老人14年来捐资助学超千万元,惠及4所学校2000多名学生,他用行动诠释着“慈善不是做样子,而是真心地做一辈子”的信念。
在望春东路的神雕大楼内,有一间并不起眼的办公室,办公室里满墙、满桌都摆放着慈善荣誉奖牌与证书。程朱昌正坐在办公桌旁专注地翻阅报纸,遇到感兴趣的文章便细心保存下来。多年积累下来的剪报已摞成厚厚一叠,其中不少内容与慈善事业相关。
“旧社会乞丐很多,我妈妈看到那些无自理能力的人,即便自己吃不饱,也会把食物分给他们。”程朱昌回忆,“这样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深。”
童年的贫苦与父母的善良品质,成为程朱昌奋发向上的动力。今年97岁的程朱昌经历了两次退休:第一次是55岁,从教育岗位退下;第二次是82岁,从自己创办的企业退休。现在他依旧持续为社会公益事业发光发热。
作为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师范学院(原金华师范学校)1947届校友,程朱昌从上世纪90年代起,便开始资助母校。“勤劳朴实、知行合一、尊师重道、国强民乐”,母校的校训成为他的人生准则。2011年,为回报母校培育之恩,他设立了“程朱昌助学基金”,专门用于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随着时间的变迁,十六字校训早已融入程朱昌的生命,他将这些文字背后蕴含的深意践行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程老师对自己很节省,但做慈善很大方,谁有困难他都会出手帮助。”程朱昌的秘书陈月书说,“受他影响,我也常做一些力所能及帮助别人的事情。”
程朱昌的善行也感染着家人。他与儿子程育全共同向方岩初级中学、方岩小学、永康中学等学校捐赠励学基金;父子俩还携手整理地方文化资料,结集出书,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能有今天的成就应该回报社会。”程朱昌谦逊地说,“做慈善不论地位,大家都有慈善心就好,捐款不论多少,重要的是人人参与。”
通讯员 曹润鑫 程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