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强化教师服务能力 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第03版:金华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这几年学校招聘新教师的情况令人欣喜,2025年新进12名教师,其中博士2人;2024年招聘、调入教师13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3人;2023年招聘、选调教师12人,其中硕士6人,他们均毕业于复旦大学、中科大等名校或具有市级以上综合荣誉,为学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新活力。”金华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方家鸿表示,得益于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下放教师录用权,学校可以更好因岗因需、双向对接进行招聘,极大提高了招聘效率,也提高了人才引进质量。

2020年9月,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金华市加快加强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积极探索“用人自主权、教师招聘权、职称评聘权、岗位设置权和绩效考核权”等人事权力的下放。

人事“五权”下放后,我市逐步实现干部让“学校配”、教师让“学校招”、职称让“学校评”、岗位让“学校设”、绩效让“学校定”的可喜转变。像干部队伍管理,市教育局2021年出台意见指出,凡列入提拔局管干部对象的,必须充分尊重学校的意见,听取老师的心声,凡是学校意见不统一、测评不过关的,一律暂停提拔使用。选拔任用中层干部,根据学校“三定”方案、职数空缺和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由学校自行决定,一大批想干事会干事愿干事的人员,走上学校领导岗位,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打造浙江中西部教育中心”总目标,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聚焦师德师风、人才引育、编制管理创新等方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目前,全市520所符合实施条件的中小学校中,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比例达100%,书记、校长按要求配备率达100%。同时,严把教师队伍的日常管理关、惩戒处理关,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

我市拓宽渠道引进人才、搭建平台培育人才、构建机制留住人才,强化教育人才集聚。狠抓骨干教师、班主任和校长三支队伍建设,建立“教坛新苗—教坛新秀—名师名校长—特级教师”四级培养体系,深入开展特级教师、名师带徒活动,57所学校获评中小学特级教师带徒基地学校。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有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流动,全年共交流轮岗校长和教师1549人。

教师编制受限受困是各地各校遇到的一个普遍难题,我市坚持统筹调剂,创新编制管理机制,实施中小学教师编制达标行动,坚持“总量控制、存量盘活、结构优化、增减平衡”原则,深入推进“市域调剂、县域挖潜、动态调整”的教职工编制管理机制。2021、2023、2024三年,全市共调剂6431名作为编制“周转池”,用于义乌、永康、金东、东阳、浦江等生源流入地;同时,积极应对学龄人口“梯次传导、错位达峰”变化趋势,解决教职工编制配置的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不平衡问题,及时增减调剂编制,实施精准“瘦身”和“健身”,坚决破除编制“一核定终身”。

据悉,全市现有教职工98049人,其中专任教师81470人,包括学前14900人、小学29472人、初中16162人、普高9058人、中职3803人、特殊教育432人,高校7643人。我市不断推出关心关爱教师举措,坚决落实教师与公务员工资收入联动增长机制;下发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十条清单”,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进一步优化教师成长环境,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提升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本报记者 叶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