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理家电、义务理发、为社区居民献上精彩展演……日前,金华市爱心之友社会公益服务中心创始人沈新宇带领志愿者又完成了一场志愿服务。该公益服务中心成立10年来,沈新宇早已把“做公益”刻进了自己的退休生活里。
退休干部搭建公益平台
1981年,从部队转业的沈新宇进入金华市民政局工作。由于工作性质,他常年与低保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群体打交道。看到有人因疾病陷入困境,有人因孤独渴望陪伴,沈新宇心里总不是滋味。从那时起,他便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做公益,帮孤寡老人打扫房间、给困难家庭送生活用品成了他工作之外的固定任务。在部队服役期间,沈新宇就曾被评为南京军区学雷锋积极分子。退伍后,这份“学雷锋”的初心,也从军营延续到了地方工作中。
2013年,沈新宇退休。他没有选择在家安享晚年,反而把更多时间投入到公益事业中。起初,他只是和三五好友一起去养老院慰问、到社区帮居民修理家电。但随着接触困难群众越来越多,沈新宇渐渐意识到:“靠几个人单打独斗,能做的事太少了,把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发动起来,公益之路才能走得更远。”
2015年12月,在沈新宇的奔走协调下,金华市爱心之友社会公益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从最初的几十人到如今160余名成员、10个协作单位,从零散的帮扶活动到形成进社区、进乡村、进养老院、进特教机构的系统化服务体系,沈新宇用了10年时间,把一个小团队打造成了金华公益领域的生力军。“众人拾柴火焰高,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我觉得这公益没白做,再累也值。”沈新宇说。
受益者成志愿者续写温暖篇章
每天清晨和傍晚,在婺城区党群服务中心,总能见到沈新宇教学健身功法的身影。酷爱习武学艺的沈新宇自2015年开始,坚持在市民广场、五百滩公园和婺城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地,为众多社区居民免费提供八段锦、太极拳等技能教学培训,并创编了“养生保健功”,每天坚持培训带练,传授养生健身知识。
老钱夫妇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今年72岁的老钱退休后迷上了电脑游戏,导致颈椎脊椎出现严重问题。他的妻子则因双膝半月板磨损、积液,几乎难以挪步。
2021年,老钱夫妇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爱心之友社会公益服务中心求助。从最初的力不从心,到后来在他人帮助下缓缓行动,最终实现了行动自如。“我们像是重生了一样。”这份喜悦,让老钱夫妇萌生了反哺社会的想法。他们主动报名加入爱心之友公益团队,成为了志愿者。在他们的感召下,目前已有12对夫妻加入团队成为志愿者。
据了解,自2015年成立金华市爱心之友社会公益服务中心以来,在沈新宇的组织带领下,开展各种志愿者公益服务活动1000多场次,参加服务达4000多人次,受益人数达6500多人次,被市慈善总会授予“便民利民服务站”牌匾。沈新宇也多次荣获金华市优秀志愿者,被评为浙江省第二届“五星级义工”和省慈善、志愿服务领域“战疫群英”。
本报记者 余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