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手臂肿成“大面包”

日期:09-08
字号:
版面:第07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医生,我的右手像灌了铅一样沉,连筷子都快握不住了……”前不久,在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门诊,吴阿姨前来就诊。她的右手臂肿胀增粗了7厘米,此前,她曾辗转求医。这个淋巴水肿究竟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科学应对?

从“小肿块”到“7厘米肿胀”,

她经历了什么

四个月前,吴阿姨发现右腋下长出蚕豆大小的肿块,起初以为是普通炎症,没太在意。谁知短短几周,肿块不仅没消,右胳膊也开始水肿,皮肤逐渐变硬。穿刺检查结果让她心头一紧:鸟分枝杆菌感染。更棘手的是,她患有糖尿病,伤口愈合能力极差,腋下淋巴结区域很快出现溃烂、异味,双上臂最大围度相差竟达7厘米!

“硬邦邦的手臂像块石头,连穿衣都费劲,夜里疼得睡不着……”吴阿姨的经历并非个例。临床上,不少患者因忽视早期症状,最终发展为难以逆转的肢体功能障碍。

什么是上肢淋巴水肿?

简单来说,淋巴水肿就像淋巴系统的“交通堵塞”——是由于淋巴回流受阻,导致液体积聚在皮下组织,引起手臂肿胀、发硬、疼痛及活动受限的一种慢性病症。

常见原因包括:淋巴结手术或放疗(如乳腺癌术后),感染性疾病(如鸟分枝杆菌感染),肿瘤压迫或复发,先天性淋巴系统异常。

淋巴水肿并非一蹴而就,从早期到晚期可能持续数年,但每个阶段的干预时机都至关重要。

早期:手臂轻微肿胀,抬高后可缓解,按压有凹陷;及时干预可逆转。

中期:皮肤变厚变硬(“橘皮样”改变),肢体围度增加>3厘米;部分可逆,需长期管理。

晚期:象皮肿、反复丹毒感染、溃疡,甚至无法弯曲手臂;不可逆,致残风险高。

从“硬邦邦”到“能握拳”:

多学科团队创造生命转机

“刘医生,我的手能握住杯子了!”在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刘菲的全面评估及医院MDT团队协作下,实施淋巴结松解术,配合术后换药及护理团队对淋巴水肿的CDT治疗,吴阿姨的右上肢水肿终于慢慢消退。

“以前听说这病很麻烦,找对专家、找到方法,真的有希望!”吴阿姨感慨地说。

淋巴水肿虽然复杂,但绝非“不治之症”。科学认知、及时就医、规范管理,每个患者都能像吴阿姨一样,有望重获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高质量生活。

本报记者 戴伟文 通讯员 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