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弱视≠近视 别再把看不清当成近视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04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发现孩子眯眼、歪头,看东西凑得特别近,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近视了”?于是匆忙带孩子去配眼镜。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一种“看不清”,并不是近视,而是更隐蔽、危害更大的——弱视。

弱视与近视有何区别

近视是由于眼轴变长或屈光系统异常,导致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属于眼球结构问题。近视者戴镜矫正后就能把焦点“拉回”视网膜,视力可显著改善,恢复正常水平。

弱视是眼睛本身没有明显病变,但大脑长期“忽视”或“抑制”来自某只眼的视觉信号,导致那只眼的视觉功能发育迟缓。即使戴上合适的矫正镜片,视力也无法提升到正常水平,且可能存在双眼视力差异大等情况。

弱视有哪些影响

视力低下且难以矫正。弱视儿童即使戴上眼镜,视力仍低于0.9(成人标准)或年龄对应值,严重影响学习、运动和日常生活。

立体视缺失。大脑无法整合双眼图像,导致缺乏深度感和空间判断能力,孩子容易摔倒、接不住球、写字串行。

心理影响。因看不清黑板、跟不上课堂学习,孩子可能变得自卑、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响学业和社交。

终身影响。若在视觉发育关键期(3—6岁)未及时干预,成年后治疗效果极差,可能终身视力低下。

如何应对弱视

弱视的治疗核心是:使弱视眼通过各种干预提升视力水准。

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孩子从3岁起应定期进行视力筛查,包括屈光检查、眼底检查、双眼视功能评估等,不能仅靠“看视力表”判断。

遮盖疗法:遮住视力好的眼睛,使用弱视眼,遮盖治疗时间需要依据恢复情况决定。

视觉训练:激活大脑视觉中枢。包括串珠子、穿针、描图、红光闪烁、电脑视觉训练等,提升弱视眼的精细分辨能力和双眼协同能力。

家庭配合与长期随访。家长需监督治疗执行,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本报记者 求慜玥 通讯员 王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