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这些“清凉智慧” 藏着金华人的生活哲学
日期:09-01
虽然最热的三伏天已经过去,“秋老虎”还带着余威,高温天气下生活需要空调也需要智慧。连日来,记者走访了部分市民,发现他们都有自己的避暑纳凉妙招,包含着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更透着一份“慢下来”的智慧。
把“补水”融进日常
“高温天应主动、适当饮水,不要感到口渴时才喝水。等渴了才喝水,身体其实早就缺水了。”金华长跑协会副会长、金华市悦跑团团长汪敏华说起避暑,最看重的是“喝水的学问”。
每天清晨起床,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倒杯温水慢慢抿着喝,“空腹喝一杯水不仅能唤醒肠胃,也给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的身体补点水”。白天,汪敏华的手边总放着一个保温杯,里面有时候还泡着金银花和少量枸杞,“金银花清热,枸杞滋肾润肺,不寒不燥,适合夏天”。
他强调夏天补水要“细水长流”,不用猛灌,但得时时惦记着,“身体不缺水,心里才不燥,夏季运动后还要补充电解质水,对身体恢复有好处”。
错峰出门“躲”过热浪
“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太阳毒得能晒脱皮,我是基本不出门的。”家住市区柳湖花园的李大爷给记者总结了他的“错峰出行法”。每天清晨5时许,天刚蒙蒙亮,他就骑着自行车去逛菜市场。“那会菜新鲜,人也少,买完菜回家再吃早饭。”李大爷说。
每天上午10时开始,李大爷就在家看看报纸,客厅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挡住外面的热气。“屋里还算凉快,吹着风扇就不热。”
等到傍晚太阳下山,热气散了些,李大爷会在晚饭后换上软底运动鞋,到离家不远的芙峰公园散心。“晚风一吹凉飕飕的,跟老伙计们聊聊天、散散步,走个40多分钟浑身舒坦。”他笑着说,避开每天最热的时段,夏季生活过得既安心又自在。
图书馆看书享“清凉”
“图书馆是个好地方,有空调凉快,还能陪孩子看书。”家住东方明珠小区的张雯周末有个特别的避暑地——小区附近的图书馆。“儿子看他的绘本,我翻养生的书,比闷在家里吹空调惬意。”张雯说。
上周末,母子俩又转战金华之光文化广场,在各大展馆寻找心仪的活动,中午就在展馆的餐厅吃点清淡的,等太阳下山了再回家,每个周末都过得十分充实。“这样的陪伴让我们的夏天过得不慌不忙。”张雯的话里,藏着一份母子相伴的温情,也藏着对抗酷暑的从容。
高温天气里,市民们的避暑妙招没有复杂的道理,却透着对身体的关照、对生活的安排。不硬扛、不急躁,顺着时节调整节奏,这份“清凉智慧”,或许正是金华人把日子过成诗的秘诀。
本报记者 方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