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火焰蓝”+“社区蓝”,筑牢基层消防安全屏障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第05版:消防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消防安全,不仅在“消”,更在于“防”。

为缓解基层防火力量薄弱、“消”“防”衔接不畅等难题,进一步提升我市基层消防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自今年年初起,金华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全市深度推行防消联勤工作,印发《金华市消防救援支队防消联勤工作管理规定》。全市消防工作迎来了不少参与火灾防控的“老面孔”,呈现出治理效能提升的“新气象”,构建了防消联勤的“金华模式”。

临退有余热 防消联勤显担当

“大爷,您这电动自行车电充满了要及时拔,夏天温度高,长时间充电容易出危险。”在金华开发区五里亭社区,消防员张彦和社区网格员正在进行防火巡查。再过一年就要退出消防救援队伍的他,今年年初多了个新身份——社区防消联勤巡查员。

在婺州街消防救援站,有着7年党龄的班长张彦最近的工作节奏比往常更紧凑。除了日常训练和出警,他每周至少要抽出三个半天深入结对社区,带领居民开展消防演练、检查消防设施以及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工作。

“以前我只管救火,现在涉及防火,需要学习和沟通的东西更多了。”张彦说,他想趁着还在岗,不断加强学习,多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张彦的工作日志上,密密麻麻记着日常消防检查需要注意的重点部位,哪条街哪家店哪些问题,他都记得清清楚楚。结对社区12个老旧小区的隐患点,从楼道堆物到线路老化,每一项都标注着整改进度。“只有多去查,把情况摸透了,心里才有底。”张彦说,在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后,他会推动问题即查即改;对于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留档记录,交办属地街道社区定期督促跟进整改情况,将问题查改工作形成闭环。“通过防消联勤工作,提升了我们对辖区的熟悉程度,同时也增强了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小张教我们怎么样去开展‘2223检查法’,还手把手对我们的微站队员进行消防器材使用培训,这些都是光看文字学不会的技巧。”西关社区网格员小胡展示着手机里的培训视频,画面里张彦正在进行灭火器使用教学,周围围满了认真学习的居民。在大家看来,张彦的加入,提升了基层的业务能力和实操技巧。“我有时候还会去居民家里的厨房,实地演绎油锅起火怎么处置,形式新颖了,参与的人也就多了。”张彦说,这种“实操式”教学让社区参与防火培训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潜移默化中引导群众接受消防教育,参与互动体验。

今年以来,金华经开消防救援大队结对安置消防员,以社区为阵地,开展驻村联社防消联勤,挑选经验丰富的临退消防员下沉至基层社区,担任防火宣传员、隐患排查员和技能辅导员。他们凭借多年火场经验,能精准发现居民不易察觉的安全隐患。隐患排查、防火宣传、灭火救援,他们样样都要干、样样都能干。

退出不褪色 基层防火续荣光

在全市各地,像张彦这样的临退消防员正活跃在社区防火一线,而还有一些已经脱下“火焰蓝”的退出消防员,也以不同方式继续守护着城市的烟火气。

原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苏州支队特勤大队五站班长缪博文,是一名有着13年消防生涯的老兵。2024年底,缪博文退出消防救援队伍后回到金华,加入秋滨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成为一名扎根基层的防火骨干。

“原本是24小时的执勤战备,突然变成8小时工作时长,有点不习惯,还是先从12小时开始适应吧。”缪博文笑着说道。作为金华开发区首位转岗到基层乡镇(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的消防员,缪博文对自身的要求相当严格,上班忙于工作,下班忙于学习,办公室的灯光从未在晚上10点前熄灭。今年,缪博文陆续考取了中级消防安全管理员、中级固定消防设施操作员、初级应急救援员等职业技能证书,此时他正在备考11月举办的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凭借多年积累的专业素养,缪博文迅速成长为街道消防安全宣传、隐患排查的中坚力量。

上个月,缪博文和队友在巡查时发现某小区地下车库违规停放改装电动自行车,就及时联系物业清理,避免火灾隐患。“虽然脱下了制服,但脑子里的安全弦从没松过。”缪博文说,他们每月都会组织“回头看”,确保隐患不反弹。自加入应急消防管理站以来,缪博文及同事们累计排查整改各类消防隐患超500处,其中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及违规充电,就达280余处,有效遏制了潜在火灾风险。

针对老旧住宅消防设施薄弱的问题,缪博文加强指导社区微型消防站,培训出30余名“准消防员”。这些“准消防员”已累计参与社区消防演练50余次,在实战演练中不断提升灭火救援能力。

“加入基层后,除了可以帮助上级消防救援大队减轻压力,我还能凭借对时间节点的敏感性,更好地开展工作。”缪博文说,这段时间,秋滨街道将开展秋季入学期间校园周边“九小场所”消防安全工作专项治理,确保学生们的安全。“原来,我是灭火战线的末梢;现在,转战成了防火战线的末梢。”

据悉,金华消防积极动员已退出消防员回归防火“战场”,让这些熟悉消防业务、扎根群众的“老兵”成为基层防火的重要生力军。排查整治了一大批火灾隐患,有效推动了消防安全治理和队伍实战能力“双促进、双提升”。

薪火相传 防消深度融合

老消防员的经验是宝贵财富,他们既能精准发现隐患,又善于和居民沟通;临退消防员又有学习的积极主动以及干事创业的激情,这恰好形成了专业力量与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对于我们来说,各项工作的沟通也变得更加顺畅默契了。”缪博文表示,两者的结合,破解了基层防火力量不足的难题。

在秋高社区的文化墙上,一组对比照片格外醒目:左边是去年楼道堆物的乱象,右边是如今畅通整洁的消防通道。这背后,是临退消防员张彦连续三个月的耐心劝导,也是退出消防员缪博文带领志愿者定期清理的成果。“看到居民们开始主动清理门口杂物,并会下意识检查电器开关,就觉得所有付出都值了。”张彦和缪博文的眼里满是欣慰。

从消防救援站到社区网格,从现役到退出,这些消防员用坚守诠释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誓言。当夕阳为“火焰蓝”镀上金边,临退消防员带着新消防员熟悉辖区路况;当晨光唤醒城市,退出老兵的脚步声又回响在社区的街巷里。新老交替间,不变的是守护平安的初心,他们共同编织的防火网,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稳稳的幸福。

本报记者 蔡文洁/文 通讯员 叶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