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1984年10月1日清晨5点,参加阅兵的42个方队早早地在长安街两侧规定的地点列队待命。上午10点,阅兵仪式正式开始,随着国歌的奏响,礼炮齐鸣,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乘坐阅兵车,从天安门驶出,开始检阅部队。阅兵方队的全体官兵行注目礼,目光炯炯有神。随着邓小平“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的问候,各方队“首长好”“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此起彼伏,整齐嘹亮。这一互动既有领袖对官兵的关怀,也有官兵对领袖的无限敬仰。每当回忆起那一刻的情景,唐润生就热血沸腾,激情难抑。
随后,分列式开始。受阅方队步伐铿锵有力,靴声整齐如雷,横竖斜线完美对齐。踢腿生风,落地砸坑,军人气势排山倒海,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军人气壮山河的飒爽英姿。经过天安门东西华表时,受阅官兵把原本的肩枪变为正步劈枪,目光如炬,刀光闪烁。唐润生说,这个三段式劈枪动作最能体现中国军人的威武霸气。
除了步兵第一方队,唐润生所在的团还组建了一个国徽和年号方队,战士们统一穿米黄色西服,佩戴领带,扛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1949—1984”的年号,与国旗方队一起,走在群众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在1984年国庆阅兵中,我们团在完成阅兵和游行任务的同时,还组建了一个调整营,承担阅兵当天院校方队、步兵方队、女兵方队、民兵方队和机械化方队从沙河机场、张家湾机场、南苑机场到天安门广场沿途的交通执勤任务。”唐润生说,为了这次国庆阅兵,他们团投入的总人数近2000人。
国庆节晚上,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联欢活动。他们团的官兵又脱下军装,换上米黄色的西服,佩戴领带,跟北京纺织女工一起跳集体舞。
“我的乐感比较强,在金师附小上学时,就是学校合唱队的指挥。担任团领导职务后,我也经常在人民大会堂、首都体育馆、工人体育场等大型活动场所,利用观看演出、比赛的间隙,指挥部队拉歌、赛歌。赛歌的对手往往是警卫一师的仪仗营,也就是现在的三军仪仗大队。”唐润生说,根据上级要求,他们必须在一周时间里,学会《北京的金山上》《金梭银梭》《阿细跳月》等16个集体舞。官兵们的热情都非常高,白天阅兵的训练任务重,大家就利用晚上时间,边听大喇叭里的舞曲,边在训练场上练习集体舞。
国庆节晚上7点,绚丽的礼花腾空而起,无数串彩球如繁星般绽放,整个天安门广场笼罩在梦幻般的光影之中。广场中央,20多万各界群众和世界各地的朋友一起跳起集体舞。大家围起一个个舞圈,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美好夜晚。
转眼间41年过去了,直接参与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大阅兵的经历,令唐润生终生引以为傲。1988年转业后,他又在北京近距离感受了新中国成立5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大阅兵及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和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大阅兵。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的阅兵活动。听到这个消息,唐润生格外激动,他主动与社区联系,报名当此次阅兵活动的志愿者。“作为一名退役老兵,我为日益强大的人民军队深感自豪和骄傲!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