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熬夜不停刷手机 小心大脑“吃自己”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07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当夜幕降临时,你是否常常在手机的诱惑下,一次次推迟入睡的时间?你可能觉得这不过是一场无伤大雅的熬夜狂欢,殊不知,你的大脑正在不知不觉中“吃掉自己”。

想象你的大脑是一座24小时运转的精密城市,神经元(脑细胞)是城市里的楼房,突触是连接楼房的道路。正常情况下,夜晚是“市政维修队”——星形胶质细胞的工作时间,它们会清理垃圾、修复道路,让城市第二天继续高效运转。但当你熬夜刷手机时,蓝光和信息流像空袭警报,让维修队陷入疯狂,开始无差别拆除——不仅清理垃圾,还把完好的突触(道路)也一并吞噬了。这就是大脑在“吃自己”的真相: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跃,开始吞噬健康的神经元突触。

熬夜刷手机带来的后果,比你想象的要可怕得多。每一次熬夜,都像是在从记忆力的“保险箱”里偷走一点黄金。长期缺觉的人,瞬时记忆能力会退化到60岁水平,连验证码都记不住。睡眠时,脑脊液会开启“大扫除”,清除β淀粉样蛋白(阿尔茨海默病的元凶)。长期熬夜,相当于让大脑浸泡在毒水里,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直接飙升40%。刷手机时,大脑被训练成“爆米花脑”——注意力从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平均专注力从2004年的2.5分钟降到如今的47秒。

那么,为什么我们总是戒不掉熬夜刷手机的坏习惯呢?其实,这并不是你的错,而是大脑在“嗑药”。每次刷到搞笑视频、点赞通知,大脑都会分泌多巴胺——一种让你“快乐上瘾”的神经递质。这种即时满足就像“电子毒品”,让你陷入“刷—爽—再刷”的恶性循环,根本停不下来。

不过,别担心,现在行动还来得及。今晚就能做的三件事:22:30后把手机“赶出”卧室,设一个“手机宵禁”,睡前1小时改看纸质书或者听听轻音乐;写“今日小记”替代刷手机,睡前写3件今天开心的事,让大脑从“兴奋模式”切换到“安心收尾模式”;给大脑“做SPA”,每天30分钟运动(哪怕只是散步),能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帮助神经元“再生”。

从长期来看,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重建大脑秩序。物理隔离:用Forest等专注App强制锁机,或睡前开启飞行模式。用“真实快乐”替代“虚拟刺激”:多阅读、学习乐器、线下社交,让大脑重新习惯深度专注。

最后,你一定要知道,你熬的每一个夜,都在给未来的自己“挖坑”。但好消息是大脑有很强的可塑性——从今天开始改变,神经元会重新生长,突触会重新连接。今晚,试试比昨天早睡30分钟。你会发现,第二天醒来,世界比你想象的更清晰。毕竟,人生苦短,别把最好的记忆,浪费在熬夜上。

科普作者: 兰溪市第五医院 沈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