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滨小学里,有这样一位老师:她用歌声唤醒课堂,用笛声架起桥梁,用指挥棒凝聚热爱,更用真心陪伴少先队员成长。她有四个角色,每一个角色都藏着她对教育的赤诚,她就是郑凯冰。
作为音乐播种人,郑凯冰的音乐课堂是一场与音乐的温暖相遇。她不要求所有人唱得一模一样,反而鼓励大家“用自己的声音讲故事”。她给热爱表演的孩子们“课堂展示小舞台”,陪腼腆内向的孩子哼唱“内心的旋律”,启发孩子们用铅笔、尺子或身体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遇到对音乐胆怯的孩子,她会递过三角铁:“不用唱,敲出你心里的节奏就好。”
她乐当指尖魔法师。郑凯冰深知传统乐器教学中,枯燥的指法和抽象的乐理让孩子们望而却步,为此她熬了无数个夜晚,打磨出之江汇平台上的《八孔竖笛指法教学》课程,把竖笛课程变成“音乐游乐园”。有家长在留言里说:“孩子现在一有空就吹竖笛,连6个月大的妹妹也听得很认真。”
她也是弦乐追光者。2017年,江滨小学组建金华市唯一一支小学生弦乐团“水润弦乐团”。8年来,作为学校弦乐团的指挥和指导老师,郑凯冰的热爱藏在排练室的每一盏灯光里。她还在之江汇平台创建了“弦乐社团特色空间”,记录并见证江滨小学“水润弦乐团”的成长与发展。
身兼校大队辅导员的郑凯冰,也是队员们的“成长伙伴”。演讲比赛前,她会帮队员们细心指导和排练,做队员们的幕后军师;寒暑假的德育实践活动,让队员们在实践中懂得,胸前的“红”是责任,脚下的“路”是担当。
“只要用心浇灌,每颗种子都会开出属于自己的花。”郑凯冰告诉记者,让每朵花都能迎着光,唱出自己的旋律,这是她守护“音乐种子”慢慢长大的意义。 本报记者 董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