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故事足以震撼每个人的心灵。这位母亲在极端困境下,作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抉择——她亲手捂死了还在襁褓中的女儿。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悲痛与无奈?
蒲阳村是浦江县东北部的一个小山村,距县城40多公里,与诸暨市接壤。开车从中余乡政府往北走,有一条狭长的山谷,山色苍翠,驶上百步岭,豁然开朗,山顶藏有一个小盆地,盆地里有个古村落,民风淳朴。
在全面抗日战争期间,日寇曾经对蒲阳村进行了5次扫荡,犯下了滔天罪行。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1942年8月25日。
当天,日寇出动2000余人,扫荡了浦江县20多个乡镇,182个村。傍晚时分,日伪军出动100多人再度扫荡蒲阳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当时,一名村民在蒲阳岭上的地里干活,突然发现一队日本兵从岭下上来,立即回村通报。随即有人在村中敲响铜锣,高喊:“日本鬼子来了,日本鬼子来了。”全村人蜂拥而出,纷纷往村边的山上跑,男女老少个个脸色铁青,感觉大祸临头。没过几分钟,全村人几乎都跑光了。
日本兵进村后不见一个老百姓,非常愤怒,进山进行大搜索,一座山、一条沟地挨村逐户进行搜查。
村里有这样一位母亲,名字叫香桂,由邻村富白坪嫁给蒲阳村村民张序才。由于她的名字与婆婆同名,为了区分,村民按脚的大小,管她婆婆叫“大脚香桂”,把她叫做“小脚香桂”。
这天,“小脚香桂”抱着刚出生没几个月的女婴,与村民一起逃进了附近“殿湾”的山中,躲在松树下。偏偏这时候,“小脚香桂”怀里的孩子醒了,东看看西望望,眼前的一团漆黑让她害怕,咧开嘴就哇哇大哭。
村民们忧心如焚,担心婴儿的啼哭声会引来日本兵。“小脚香桂”连忙用喂奶的方法堵住了孩子的嘴。然而这样并没有消除孩子的恐惧,她的鼻子哼哼着,拼命地扭动身子,想从母亲的怀里挣脱出来。
情急之际,为保村民安全,“小脚香桂”作出了一个痛苦万分的抉择,她忍痛将女婴用衣服包裹个严实,垫在自己的屁股下。她明显感觉到孩子的小手在自己身下乱挥乱挠,两只胖胖的小脚丫又蹬又踹,这是孩子在拼命地挣扎,在向母亲求救!可为了乡亲们的安危,“小脚香桂”心里滴着血、眼里流着泪,硬着心肠一动不动。一分钟过去了,又一分钟过去了,时间是那样的漫长,终于等到上山的日本兵离去,“小脚香桂”连忙抱起孩子,遗憾的是本就生病发烧的孩子因为呼吸阻塞,连名字都还没有留下,就在母亲的怀抱里停止了呼吸。那一刻,“小脚香桂”心如刀割,泪流满面。这是为了保护更多的生命,迫于无奈的选择,是舍己为人的自我牺牲。
第二天,“小脚香桂”夫妻俩含泪将女儿安葬在山坡上,对女儿说:“希望你下辈子能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
在那个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年代,“小脚香桂”在痛彻心扉的生死抉择面前,牺牲女儿的宝贵生命,换取了更多人的平安,她的故事让人动容。我们要让后代记住这段历史,勇敢前行。
(张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