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脸上长痘痘,自己挤过以后,怎么都变成一块块疙瘩了?”前几天,市民小陈来到金华市第五医院皮肤科,面对医生指着自己的脸急切地问道。
皮肤外科主任王坤对小陈进行查体后,发现其面、颈、胸口等部位散发着大量3—5毫米不等的红色及白色结节,质硬、部分压痛,严重影响容貌,确诊为增生性瘢痕,伴瘢痕疙瘩。
挤颗痘痘,怎么会变成增生性瘢痕?
王坤解释,增生性瘢痕是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胶原蛋白过度沉积形成的一种病理性瘢痕。小陈的这种情况,是因为她本身属于瘢痕体质,加上皮肤过度损伤后未及时处理而导致。这种类型的瘢痕无法自愈,需要用专业手段才能逐渐“抚平”。
王坤为小陈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先治疗痤疮、控制炎症,再针对不同区域及类型的瘢痕采取部分组织切除+美容缝合术、环钻切除减容术,最后联合局部放疗。术后效果良好,瘢痕疙瘩基本恢复平整,仅余一些白色的色素减退痕迹,需要一些时间慢慢消退。
王坤表示,像小陈这样的面部多发增生性瘢痕很常见,但治疗很棘手。他提醒有瘢痕体质的朋友,长痘痘时一定不要“手空”乱挤,如果发现皮肤有瘢痕疙瘩,应尽早到皮肤外科面诊。医生会针对不同的个体及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再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帮助患者远离瘢痕烦恼。
本报记者 求慜玥 通讯员 楼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