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朱兢青,紧致的身姿透着蓬勃活力,言语间的自信笃定令人印象深刻。这名80后瑜伽教练,既是“爱心之友”社会公益服务中心的热心骨干,也是金东区红十字应急救援队沉着干练的秘书长。从社区角落的“随手公益”到山巅的生死救援,这份跨越社区与险地的坚守,今年3月让她荣获了“金东好人”称号。
从“随手做”到系统服务
1983年出生的朱兢青,2006年在金华安家落户。在加入“爱心之友”社会公益服务中心之前,她就以“随手做”的方式默默为社区服务。“捡拾小区垃圾、清理楼道杂物、为困难家庭捐赠闲置衣物、书籍,我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改善社区公共空间。”朱兢青告诉记者,2017年,她加入了“爱心之友”社会公益服务中心,从此开始了系统的志愿服务。
今年3月初,朱兢青和“爱心之友”的6名伙伴来到城西街道二七花园社区开展服务。刚摆好理发工具,早早得知消息的老人们就围了过来。直到快中午12点,她才帮最后一位老人理完发。看着老人们理完发后容光焕发的样子,听着他们一声声的感谢,朱兢青心里暖暖的。“能为老人们做点实事,让他们开心,我就觉得特别有意义。”
舞韵瑜伽表演是朱兢青的拿手好戏。去年重阳节,朱兢青再次来到金华市社会福利中心。当音乐响起,她缓缓舒展身体,一个标准的横叉展现在老人们面前,老人们拼命鼓掌。“他们平时看到的表演以歌舞居多,像我这样的瑜伽表演比较少,横叉竖叉这样比较有难度的动作一摆出来,老人们就觉得挺厉害。他们乐呵,我也开心。”朱兢青笑着说。
北山之巅的生命守护
今年2月4日,正值新春佳节,朱兢青和救援队的另两名队员在北山海拔约1200米处拉练。当他们行至某处陡峭路段时,发现一名女性登山爱好者躺在地上,表情十分痛苦。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三人迅速行动。朱兢青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救援经验,稳定伤者情绪,轻声安慰道:“你别担心,我们会想办法救你。”在确认伤者小腿疑似骨折后,他们迅速从背包中取出急救包,为伤者进行了包扎和固定处理。同时,朱兢青冷静地拨打110和120电话求助,清晰地说明事故地点、伤者情况等信息。等派出所民警和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他们合力将受伤人员转移至担架上,再通过手抬的方式缓慢转运。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将受伤人员抬至在山下等候的120救护车上。
作为一名80后党员,朱兢青参加公益服务已有8年。“公益之路没有终点,只要有需要,我就会一直走下去。”朱兢青表示,希望更多的人参加公益活动,帮助他人,温暖城市。 本报记者 余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