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这份“醋意” 让我左右为难

日期:08-13
字号:
版面:第08版:浓情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精彩 扫码阅读 ?

文/翁俏

王明(化名)和现任老婆是二婚,原本相安无事过了十几年,可随着各自的孩子长大工作,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醋意”渐渐发酵——老婆的儿子在外地,王明的女儿在身边,她开始眼红王明对女儿的牵挂,计较他给女儿的爱,曾经的默契渐渐被无声的怨怼取代。

半路相逢的缘分

今年我57岁,算起来跟余娟(化名)已经过了十几年。想起我俩刚再婚那段温馨的时光,谁能想到现在会闹成这样。

我的上一段婚姻生活并不幸福。跟前妻过了快20年,最后两年几乎没怎么好好说过话。她太要强,家里大小事都得按她的意思来,我在单位累了一天,回家还得看她脸色。有时候想跟她商量点事,刚开口就被顶回来,说我没主见、窝囊。日子过得真压抑,后来我实在熬不住就提了离婚。前妻倒也同意得干脆,财产分清楚,女儿判给我,手续办得挺利索。

离婚后爸妈帮我照顾女儿,我自己当了一年的单身汉,日子过得糙,衣服堆到周末才洗,晚饭要么在单位食堂对付,要么就路边摊随便吃点。周围的亲朋好友看我这样下去不行,就开始给我介绍对象,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余娟。

她比我小两岁,也是离异带娃。听朋友说,她前夫是跟人好了,她发现后没吵没闹,直接离了。第一次见面在一家餐厅,她穿件浅蓝色的衬衫,说话轻声细语的,给我倒茶的时候还细心地把杯耳转到我这边,完全不像我前妻,跟人说话总像在训下属。

接触了半年,我觉得余娟是个很实在的人,很会替我着想,知道我胃不好,她有空就会煮点小米粥给我喝。有次我感冒发烧,她拎着菜过来,熬了姜汤,还把我换下来的衣服都洗了。那会就觉得,能跟余娟搭伙过日子,肯定能过得比上一段婚姻强。

重组家庭的暖意

再婚的时候,两边孩子都上高中,正是敏感的年纪。我就跟余娟约好,啥事先替孩子着想。头几年过得还挺不错,两个孩子都住校,每次周末放假回来,余娟都会很用心地做一桌丰盛的饭菜,不仅和我女儿有话聊,还不忘给她准备带回学校的零食、生活用品,反而对自己的儿子没这么周到。“男孩子嘛,养糙一点没事。”听余娟说得真诚,我对她的儿子也很上心,有时间就聊天、下棋,大家相处和睦。

平时家里就我们俩,一起买菜做饭,晚上出去散散步,聊聊一天发生的事,谈谈各自的看法,日子就在柴米油盐中过得平淡又舒心。

重组家庭最麻烦的两件事,除了孩子还有钱。但在钱上面我和余娟还真没什么争执。我俩都有工作,收入挺稳定,余娟这个人比较真诚,在钱上面不会对我防一手。比如单位给她发了奖金、补助什么的,她都会告诉我。她去看她的家人或者亲戚,买了什么、说了什么,她也都会跟我说。日子久了我对余娟越发信任,有天就把工资卡递给她说:“还是放一起吧,你算账比我细。”

起初我也担心她在钱上偏心儿子,结果每个月她都把开销记在本子上,给两个孩子的生活费、零花钱一分不差,买衣服也是照着同样的标准。我不问,她都要主动跟我说。这样一来,我哪里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吃醋”引发的波澜

变化是从孩子们上大学开始的。余娟的儿子考去了深圳,毕业后直接在那边找了工作,一年就回来一两趟。我女儿念的本地大学,毕业后考进金华一家单位,留在了身边。

余娟退休了,儿子却不在身边,而且工作繁忙,不怎么跟她联系,她有些失落。每次见我和女儿打完电话,余娟就酸溜溜地说:“瞧你,女儿就在身边,还有这么多话聊。”女儿加班晚了,我去菜场买了只鸡,炖了汤给她送去。回来就发现余娟的醋意又上来了:“结婚这么多年,也没见你特意给我炖过一次汤。”我跟她解释,女儿一个人住出租屋,吃不好。她就说:“我儿子在深圳吃外卖,也没见你这么上心。”

其实,我知道她是想儿子了,每次视频完都偷偷抹眼泪。我劝余娟,让她跟儿子说说,不行就回金华发展。她说儿子刚站稳脚跟,不能拖后腿。女人心眼小,我能理解,可女儿心思细,很快就觉出不对劲。以前周末她都会回家,后来就说爷爷奶奶想她,跑去老房子住。我心疼女儿上下班坐车不方便,就跟余娟商量给女儿买辆代步车。

没想到余娟反应很大:“刚工作就买车?你就惯着她吧,我儿子在深圳挤地铁,我都没说给他买辆车。”我说女儿不一样,女孩子上下班不方便。她冷笑一声:“在你眼里啥都不一样,我看你就是觉得我儿子是外人。”

我承认我跟女儿比较亲,尤其是离婚后总觉得愧对女儿,所以想加倍弥补她。可我对余娟的儿子也不差啊。那天吵得挺凶,我摔门出去在小区长椅上坐了很久。想想这些年,余娟对我确实不错,家里的事不用我操心,可现在她怎么变成这样了?钱都交给她管了,这已经表明我对她的真心,我就跟女儿聊聊天、做几顿饭吃,她醋劲怎么就那么大?

我跟爸妈说了这事,我妈叹着气说:“毕竟不是亲的,人心隔肚皮,你手里得攥着点钱,不然将来你跟闺女都得受委屈。”我爸也说:“实在不行就离了吧,都这把年纪了,别再受气。”可真要离婚我又舍不得。毕竟过了这么多年,柴米油盐的日子早就过出了感情,哪能说散就散。

现在我们就这么耗着,白天各忙各的,晚上回家互相也不怎么说话。女儿上周打电话,说想搬去单位宿舍。我知道她是不想让我为难。挂了电话,我的心里空落落的,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恢复以前的平静生活。

王明和余娟的困境,是重组家庭在长期相处中容易出现的情感偏差。余娟的“醋意”看似在意王明对女儿的偏爱,实际上是她退休后情感重心缺失的一种表现。

王明可以试着多和余娟沟通,当她念叨儿子时,别急着说“让他回来”,不如陪她一起想想,比如下周给儿子寄些家乡特产,或者在她和儿子视频时也凑过去说几句话,还可以利用假期安排全家聚一聚,减少她因为儿子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失落感,从根本上缓解她的对比心理。半路夫妻的信任本就需要更细致地维护,与其纠结谁更偏心,不如用实际行动让对方明白,这段感情里没有“外人”,只有“我们”。

欢迎读者朋友添加QQ:34059878,讲述你的幸福或者悲欢,发表你的意见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