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罗店校区会议室,200名入团积极分子正在听朱佩元老师讲授团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奋楫扬帆,砥砺前行》。这位2008年从金华市站前小学退休的老教师,用一堂生动团课诠释着何为“退休不褪色”。自告别三尺讲台开始,她的公益宣讲之路已走了十七载,累计宣讲逾150场次。
从三尺讲台到红色讲堂
2008年,朱佩元从金华市站前小学退休。同年,这位有着37年教龄的老教师接到了校长的邀请:“能不能给孩子们讲讲少先队史?”这个看似简单的邀约,成了她红色宣讲之路的起点。
“为什么少先队员敬礼时,右手要举过头顶?因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当过近25年少先队总辅导员、大队辅导员的朱佩元深谙教育之道。在站前小学的操场上,面对全校师生,她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用“红领巾的来历”等故事串联起党史知识,利用现场授旗互动等环节,让孩子们在问答中领悟到“少先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红色奋斗史”。
这次成功的尝试让朱佩元意识到,红色教育可以突破教室的边界。此后,她的身影出现在金华市红湖路小学、金华外国语学校等10余所学校,甚至走进浙江交通技师学院的大学校园。2019年加入金华市新四军研究会后,她的宣讲范围进一步扩展到社区和机关,用“我的追梦故事”“学校发展史”等接地气的主题,让不同年龄层的听众产生共鸣。
雷锋日的约定
每年3月5日,朱佩元与雷锋精神的约会从未缺席。2024年,她带领金华市新四军研究会宣讲团成员走进婺城区安地镇中心小学,为400余名学生带去一场别开生面的“雷锋叔叔望着我们笑”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他们不仅声情并茂地朗诵诗歌,更将非遗剪纸艺术融入其中,将浙江交通技师学院青年突击队队员精心创作的160余幅雷锋肖像剪纸,作为奖品送给“小雷锋”们,孩子们则自发跟随节奏打起拍子,热烈的掌声一次次将气氛推向高潮。
车轮上的移动课堂
今年5月13日,朱佩元带领城北社区老年大学的学员一行60余人,开启“银助共富”研学之旅。车厢内,朱佩元手持话筒,围绕“学习、吸收、欣赏”三个关键词讲述着银龄同志如何为推动经济发展、共同建设富裕示范区贡献力量,激发了老同志们的奉献热情。去年4月7日,朱佩元带领老党员开展“车厢里的红色学习”,通过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教兴国”战略与国家发展脉络娓娓道来。“教育就像一辆行驶的列车,我们要带着孩子们驶向更广阔的天地。”她的比喻让听众豁然开朗。
17年来,朱佩元累计完成宣讲150余场次,听众规模小至20余人,多达2000之众。现任金华市新四军研究会副团长及市教育局关工委“五老”讲师团成员的她,为每场宣讲倾注全力:查资料、制课件、反复演练,连家人都笑言她比在职教师更为忙碌。“最欣慰莫过于听众因宣讲有所得。”朱佩元表示,“只要身体允许,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
本报记者 余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