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相关问题之一,主要是由于慢性糖尿病影响视网膜微血管,可能出现渗漏、阻塞等情况,进而引发一系列眼底变化,如出现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或是新生血管、玻璃体增殖、黄斑水肿,严重时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在工作年龄人群中,它是导致视力受影响的常见原因之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感觉,因此不少患者可能错过早期干预时机。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眼前有黑影、闪光感、看东西重影、视野模糊、视力下降等表现,若未及时关注,晚期可能面临视力严重受损的风险。
若未能及时干预,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相关问题:当眼底血管被牵拉,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部分情况下,眼底增殖膜的牵拉可能造成视网膜脱离,需紧急处理。
任何糖尿病患者都有可能出现这类视网膜问题,而存在以下情况时,需要更加留意:血糖控制不稳定、有高血压、胆固醇偏高、处于孕期、有吸烟习惯、糖尿病患病时间较长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可以通过积极措施预防、控制,避免视力严重受损的。早期发现和干预对延缓病情进展、保护视力至关重要,而定期检查眼底是有效的早期发现方式。
建议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进行首次全面眼部检查。没有相关视网膜问题的患者,至少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已有相关视网膜问题的患者,需根据医生建议增加检查频率,及时掌握眼部情况,做好相应干预。
本报记者 戴伟文 通讯员 王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