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这崭新的停车棚,它现在可是咱们小区邻里和谐的‘闪亮名片’呢!”昨天,金华开发区三江街道华创未来城的居民方凤根,指着小区里崭新的非机动车棚,脸上洋溢着自豪。
这份自豪与温情,源于一场意外,更源于一场暖心的社区接力。不久前,华创未来城的非机动车棚突发火灾。危急时刻,江滨社区负责人迅速反应,物业工作人员和热心居民纷纷挺身而出,合力扑救,在消防员抵达前成功控制了火势。经消防部门调查,火灾是由租户高女士一辆已过质保期的电动自行车自燃引发的。
这场火灾波及了12户居民,一辆电动汽车、一辆重型摩托车以及多辆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均有不同程度损毁。对于在此租住多年的高女士来说,电动汽车是全家出行的重要工具,突如其来的赔偿(初步估算约4万元)更是让她愁容满面,压力巨大。
面对困境,社区、业委会和物业迅速行动,召开“三方协商会”,并创新采用“一户一调解”的方式,逐户沟通协商赔偿方案。工作人员不仅详细说明了火灾情况,更耐心讲述了高女士的实际困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调解现场充满了理解与包容。居民李师傅的电动自行车刚买一周,用于接送孙子,发票还在手中。他虽嗓门洪亮,话语却暖人心扉:“我能体谅邻居的难处,就按新车价的6折赔给我吧,具体什么时候给钱,你高女士说了算。”这份真诚的体谅,让一直低头沉默的高女士瞬间红了眼眶,最终郑重地在调解书上签下了名字。
在社区“共同家园”理念的推动下,一场场充满人情味的调解最终促成了赔偿款分期落实。更令人欣慰的是,邻里间的理解与互助之情在共同面对困难后愈发深厚。
如今,崭新的车棚已拔地而起,取代了昔日的“火棚”。它不仅是便利的设施,更是小区邻里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象征。江滨社区用行动证明,在灰烬之上,也能开出和谐之花。这把火烧毁了旧棚,却用温情砌起了更坚固的“睦棚”,让邻里情在共同守护的家园里愈发浓郁。
本报记者 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