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感受叶子“幻化”的美丽

日期:08-11
字号:
版面:第03版:微视界       上一篇    下一篇

@沫沫:最近,永康有一位做棕编的女孩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她自己摘棕榈叶做棕编作品,并趁着暑假带着棕编作品去闹市区摆摊。为了让大家更了解棕编,她还特意在现场教大家做,收获了一大批粉丝,她就是16岁的女孩祝柳灿。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棕编

棕编,是利用棕榈树的叶子制成的工艺品,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留存在父辈记忆里的小玩意,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知道的不多,会的更少。

祝柳灿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棕编。那时候,永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康棕编”代表性传承人黄丽绸的工作室就开在祝柳灿学校附近,可爱的棕编作品,总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放学后,祝柳灿经常到这边玩,耳濡目染下,就喜欢上了棕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黄丽绸看小姑娘对棕编感兴趣,很愿意教她。

上小学一年级后,祝柳灿正式开始学棕编,她还记得,那时候学的第一个棕编作品是小乌龟。“当时黄老师手把手教我,做成功后真的特别开心,也很有成就感。”

自那以后,祝柳灿学得更认真了。为了让作品更加逼真,她还经常观察虫、鸟、兽、禽的外形。靠着悟性和努力,从编织技法入手,她慢慢尝试制作出各种造型的作品。

除了做一些知了、螳螂、花瓶等作品外,她还学习了一些比较难的作品,比如龙。刚开始学做棕编龙的时候,一条长度为20厘米的龙,她做了3天,现在熟能生巧,做一条1天就能完成。为了让棕编作品看起来色彩更丰富、更真实,有时候,她还会根据动物的特点,用丙烯颜料上色。

想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这项技艺

学会做棕编后,黄丽绸建议祝柳灿不要只闷在家里做,等她上小学二年级后,有时候黄丽绸会带着她出去摆摊。

祝柳灿还记得,第一次摆摊的时候,她就卖出了16件棕编作品,其中有知了、乌龟、竹蜻蜓、蝈蝈等,这也给了她更多坚持学下去的动力。

之后,每次一到暑假和寒假,她就会跟着黄丽绸去摆摊。采摘棕榈叶、编织作品、摆摊等工作,她都能独立完成。

今年暑假,祝柳灿从7月7日开始在永康市步行街摆摊,平时18时出摊,21时结束,准备一直持续到8月15日。棕编作品的价格在20~150元,比如知了、蜘蛛、蝴蝶、蜻蜓等简单点的作品会卖20元/只,像龙这种比较繁琐、费时的卖150元/条,挣到的钱,她会用作平时的生活费。遇到会砍价的顾客,祝柳灿也会便宜点卖给他们。她说,摆摊本意并不是挣钱,只是想让大家了解这门手艺。生意好的时候,她一个晚上就能卖出近20个。

她还会带着一些新鲜的棕榈叶,教有兴趣的人现场编。棕榈叶是祝柳灿自己采摘的,她说棕榈叶摘来之后,不能直接用,需要先阴干,等叶子没有水分了,才可以编织作品。

现场教的,都是比较简单的,比如玫瑰花、小鱼、小鸟等,比较容易学会,来跟她学的多是小学生。做好的作品,祝柳灿会送给他们,因为最让她开心的,是大家对这项技艺的认可和喜欢。

平时如果有时间,祝柳灿还会跟老师黄丽绸一起去上一些棕编公益课。“刚开始的时候会紧张,不知道该怎么说,现在已经有勇气上台教别的小朋友了。”祝柳灿表示,平时学习很忙碌,但她会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棕编技艺。她想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和热爱这项非遗技艺,感受一片叶子“幻化”出的美丽。

本报记者 吴越悦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