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家庭教育困惑如何解决

日期:08-08
字号:
版面:第07版:6138热线       上一篇    下一篇

“丈夫管教女儿时,我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日前,市民余女士讲述了自家的糟心事。丈夫催促女儿做一张卷子,可是女儿不配合。刚开始,余女士没有插手,只是当个旁观者。没想到后来事情的发展超出她的预料,丈夫大发雷霆,女儿负气离家出走。她顿时慌了神,开启疯狂找人模式。庆幸的是,没过多久,女儿主动回家了。她跟女儿沟通了好久,希望女儿理解大人的良苦用心,但效果并没那么理想。

一张卷子引发父女冲突

余女士说,女儿即将上初中,丈夫很重视她的学业,平时管得比较多。双方并非第一次发生冲突,这次是为了一张卷子。女儿不想做这张卷子,不过她也没有直接说不做,就这样拖着。丈夫催了好几天,越来越烦躁。那天,“战争”终于爆发,丈夫批评女儿时间管理不好,一天到晚浑浑噩噩。女儿马上反击,也不知道说了什么,丈夫突然暴跳如雷,起身就要揍人的架势,好在最后关头还是控制住了,然后大声吼了句“滚出去”。

余女士在旁边看着这一幕,心里闪过很多想法。“这时不能骂丈夫,怕他失去父亲的威信;也不能骂女儿,怕她受不了。”她打算静观其变,过一会再帮女儿排解一下负面情绪。然而,不到10分钟,她走进女儿房间,却没有看到女儿的身影。打开抽屉,发现钱包也不见了。通过查看家门口的监控,她确认了女儿离家出走的事实。

“女儿做得不好,应该就事论事,哪能口无遮拦地让她‘滚出去’。”余女士忍不住骂了丈夫一顿。寻找女儿时,她的心一直揪着,担忧不已。幸好没过多久,她就接到丈夫的电话,说女儿自己回家了。当天晚上,她和女儿聊了很多。“丈夫控制不住情绪,确实是他不对,但他总归是为了女儿好,希望女儿能理解这一点,缓和父女之间的关系。”不管她如何苦口婆心,女儿依然有很多抱怨和不满,怪她“每次都和爸爸一伙”。面对这样的情况,她不知道怎么做更好,心里很发愁。

家长要跳出“完美主义”

6138热线志愿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嫣婵说,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过于紧张担忧,容易放大问题。在余女士的案例中,她担心的问题有很多,比如丈夫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会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类似冲突会不会破坏亲子关系的和谐等。

“其实,家长和孩子之间出现冲突很正常,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张嫣婵认为,当事人本身拥有自我调整的能力,余女士需要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不必过多干预。随着孩子不断成长,应该明白跟不同的人相处,有不同的模式。在不少家庭中,母亲表现得更加温柔细腻,父亲则相对强势,说话做事都比较直接。孩子和这样的父亲相处,也是一种有益的体验,可以在磨合的过程中学会反思、调节,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

对余女士来说,可以跟丈夫和女儿进行适当沟通,但这种沟通不是为了分出谁对谁错、给谁帮腔,而是安抚、引导,充当“桥梁”和“减震器”。比如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表达自己的情绪;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站在孩子或者丈夫的角度说话。

“夫妻之间教育理念一致,这是理想状态。现实生活中,双方往往有各自的想法和做法。”张嫣婵说,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局限性,没有所谓完全正确的一方。作为家长,应该跳出“完美主义”,允许差异的存在,用一种更包容的方式进行合作。与其盯着那些冲突和矛盾,不如把着眼点放在自身成长上,反而能更好地引领孩子,对其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

本报记者 姚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