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剑 文/摄(兰溪市公安局)
七月的晨雾如轻纱漫卷,我们沿着新安江畔驱车抵达大慈岩时,山体正浸在黛青色的雾气中。这座被誉为“江南悬空寺”、享有“天下第一立佛”美称的佛教名山,以147米高的天然立佛为屏风,以800米玉华湖为镜匣,将险峻与禅意糅合成独特画卷。
我们乘缆车攀升时,透过玻璃窗可见地藏王大殿如鹰巢嵌于崖壁。这座钢筋混凝土构建的现代寺观虽不及山西悬空寺古拙,但半嵌岩腹、半悬空中的结构仍令人屏息。
之后,沿着260级悬空栈道拾级而上,脚下是垂直落差近百米的深渊,山风裹挟松涛声掠过耳际,恍惚间似乎能听到元代匠人叮叮当当的凿石声。最奇绝处当属山顶的那尊双面弥勒佛,前后皆含笑的金身矗立山顶,单个脚趾便抵成人脚掌大小,印证着“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偈语。
下山时,我们踏着的青石板路被青苔浸得发亮。沿路遇上清澈的小石潭,掬一捧饮下,凛冽中带着清甜——这源自山间活水,在石缝间奏响“叮咚”变奏曲。途经千年银杏时,恰逢山雨初歇,翠绿的扇形叶映入眼帘,与摩崖石刻的朱砂红形成奇妙撞色。
在清音阁转角处,“道士生活区”的铭牌赫然在目,揭示着此地宗教融合、和谐共存。悬空寺檐角的风铃与道观香炉的青烟交织,岩壁上既有“慈航普度”的刻字,也不乏太极八卦的纹样。
午后太阳高悬,双面佛的金顶在夕照中闪烁,这座集悬寺、立佛、秀水于一体的秘境,恰似江南文化的微缩盆景:三分险绝藏于温婉,七分禅意化入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