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在忙碌的生活中,你有停下脚步,关注过身边的小花、小草,还有树木吗?在金华,有名植物爱好者,利用20年时间,拍下了10万多张照片,记录下了近3000种植物发芽、展叶和结果的画面。
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更有可能发现特别的植物
这名植物爱好者叫王黎明,今年57岁,是国网金华供电公司的职工,从2005年开始观察植物。
刚开始时,王黎明发现自己认识的植物很少,因为想认识更多的植物,于是,他决定用相机拍下植物,标注名称,再分类分科存档。有了想法之后,他就开始有计划地收集、记录、探寻周边的植物。
观察植物,王黎明一般会先看植物的整体和它的生境,再看茎、叶、花、果等。如果是观察树木,要看树皮、树冠形态等,有条件时,还会观察植物在各个生长周期的形态。
早些年,因为体力好、脚力强,他会往高山走。山路走不过瘾,就沿着小溪爬上去,寻觅大山里幽静的角落,他表示,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植被更茂盛,更有可能发现特别的植物。
2012年,王黎明在金华北山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华顶杜鹃;2021年,他在婺城区乾西乡发现了直立黄细心,刷新了我市当时的植物新记录……
这些年,王黎明投入不少积蓄,更新换代相机,添置了长焦、微距镜头等。“用相机记录自然,是我心中美妙而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植物让我着迷。”他表示,不同时节、不同地点,每一朵花绽开的样子、每一片树叶生长的方向都不同,用镜头定格下来,就是一种保护。哪怕这个物种消失了,也有照片证明它在我们的城市存在过。
欣赏植物的过程
得到很多滋养和乐趣
为了拍出合适的照片存档使用,王黎明常常需要到野外去,找到植株再低头弯腰在合适的角度进行拍摄。他不是专业的植物学家,在外出“寻宝”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植物界的“新朋友”,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他都会先用图像识别软件来辅助匹配近似的植物,再到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如果还不能确定,那就请教专家,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结识了不少植物方面的专家学者。
确定好物种后,王黎明还会将照片传到两个专业的植物网站,那就是中国自然标本馆(CFH)和中国植物图像库(PPBC)。记者看到,在这个网站上,他上传记录的植物已经近3000种。其中,还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百山祖冷杉、普陀鹅耳枥、天目铁木、银缕梅等。
除了将拍摄到的植物照片传到专业的植物网站,王黎明还会通过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用照片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向网友们科普这些植物的相关知识。他还不忘“充电”,时常跟我市的一些植物专家一起参加野外考察,学习相关知识。
王黎明说,大自然很神奇,也很令人敬畏,于他而言,能够这么认真地去记录植物,除了喜欢,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觉得植物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和这些植物是可以相互欣赏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的滋养和乐趣。”
接下来,王黎明还想到世界各地走走看看,了解一下不同地方的植物。做好生物多样性的科普宣传,把热爱自然的种子播撒到更多人心里。
本报记者 吴越悦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