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珍 加入新四军打游击
日期:08-01
版面:
第05版:抗战胜利80周年·我们的河山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加入新四军,就是要去打日本侵略者,我跟着部队打过很多场游击战。”7月23日,在金华市区佳音街,记者见到99岁的抗战老兵张绍珍。老人精神矍铄,追忆当年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他不由感慨:“在战场上捡回了一条命。” 扛着梯子冲锋 和战友一起打胜仗 1926年3月25日,张绍珍出生在江苏省泗阳县,入伍前,家境贫寒,一家人以拉黄包车为生,父亲拉车,他在后面推车。 新四军独立旅为什么会出现在泗阳县?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前身是八路军115师的教导五旅,在“皖南事变”后南下支援新四军,当时的部队就在泗阳县一带活动。那时的新四军独立旅在离张绍珍家十几公里远的小镇外,攻下了一个伪军据点。 那时,张绍珍16岁,他看到新四军独立旅驻扎在泗阳县。“当时,正是国难当头,我看到这支抗日部队军容齐整,还经常帮助老百姓,很有好感,就去报名参军了。” 刚到部队,张绍珍被分配到新四军独立旅政治部敌工科;17岁,他跟着独立旅北上回归了八路军115师,成了保卫部警卫连的一员;18岁,他被抽调到团部警卫班给江拥辉做勤务员。“江拥辉是老红军,参加过长征,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少将军衔。”张绍珍说。 张绍珍回忆,那时候部队的战士们都是分成小组行动,以连排为单位,深入敌后打游击。在加入八路军的三年里,他打得最多的就是游击战。 在山东诸城的一个小村子,部队发现村里有一伙伪军,张绍珍所在连队便准备攻下这个村子。伪军不但占据村子,还在村子周围建了围墙,有哨兵看守。进攻前,他被分到梯子队,天黑了再强攻,每两个人扛一架梯子,冲! 张绍珍和战友们一口气冲到了围墙跟前,那是伪军的射击死角。没倒在冲锋路上,他不由松了一口气。“这时候,我们架着梯子,突击队就上去了,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里,我们就把村子攻打了下来。村子里的伪军大概有几十个,我们随后就把俘虏安置好,把武器收缴了过来。” 他驾驶汽车跨过鸭绿江 1945年8月,张绍珍所在的部队被调往东北。1946年1月,张绍珍跟随13团团长江拥辉上了前线。 1947年,张绍珍向江拥辉提出申请,因为自己的腿受伤后行动不便,想学习开车,以后给他当驾驶员。1950年,张绍珍所在的部队南下到了河南省驻马店市。张绍珍在后勤部汽车二连任副连长。 没过多久,朝鲜战争爆发,张绍珍所在的38军第一批跨过鸭绿江,他作为汽车连的一员参加了抗美援朝。这是一支王牌军,赫赫威名,就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打出来的。 “我们当时的汽车连有几十辆汽车,我们隐蔽前进,为了躲避美军飞机轰炸,用高粱秆、玉米秆、稻草把汽车伪装起来,都是晚上才赶路,过了鸭绿江大桥后,我们在山路上行驶,为了不容易被发现,我们都是贴着山脚开车。”张绍珍说。 美国飞机并不那么容易受骗上当,有一次,有一架飞机朝着地面扫射,几辆汽车中弹起火,车队就这样暴露了,战友们纷纷下车躲避,最后几十辆车被炸得只剩下5辆。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张绍珍多次见到军长梁兴初、副军长江拥辉。因为他曾经在江拥辉身边工作过,这些军首长都认识他,梁兴初会跟他打招呼,叫他“小鬼”。 有一次,张绍珍的一个战友开车,他坐在副驾驶位置,结果出了车祸。他的右腿粉碎性骨折,当时条件艰苦,连夹板都没有,后来,右腿接回去之后,腿骨少了一截。 这些战斗经历 一遍遍讲给子女们听 张绍珍负伤回国,痊愈后进了荣誉军人学校学习,后来,他转业到地方,先后在上海、西安、杭州、龙游等地工作。上世纪70年代,他调到金华,在金华地区交通部门担任领导职务。 张绍珍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出生入死。晚年的他很幸福,儿孙满堂,子女孝顺。这些战斗经历,他一遍遍讲给子女们听。睡觉时,他经常会梦到那一场场战斗,那些曾经的战友。保家卫国,他感觉无比光荣。 本报记者 许健楠/文 张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