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8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陈伟:“话说进群众心里,事办到群众家里”

日期:07-31
字号:
版面:第05版:警界之星       上一篇    下一篇

以勤勉奔走为经,以真心守护为纬,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江南派出所民警陈伟,用22年时光编织出一张温暖的社区平安网。4000余户居民、7000余名群众的急难愁盼,都装在他那本磨破封皮的笔记本里,也刻在妥善解决后,他眼角深深的笑纹中。

记好一本民情账

上午9时,陈伟的作训鞋已经踏过了高畈社区的6条主街,腋下的牛皮本里夹着昨夜巡防时记下的路灯故障条,封皮内侧红笔圈着:“某某栋漏水纠纷今日必回访。”20年来,这样的晨巡,他一直坚持着。

“刚来那年,光认门就磨破了三双鞋。”陈伟笑着回忆。那时高畈城中村路还没这么平,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他带着笔记本挨家挨户敲门,东家婆媳拌嘴的缘由、西家漏水的责任认定,甚至独居老人的用药时间,都一一记下。

辅警小李说:“陈哥的台账就是我们的工作指南。”没错,陈伟的民情账里,不仅有家长里短,更有化解矛盾的关键。前不久,商户王先生与徐先生为门前空地归属争执不下,吵到脸红脖子粗。陈伟及时赶到,掏出本子翻开:“去年3月你们也为这事闹过,当时约定各让半尺。”两人最终重新划定界限,这份持续更新的民情账本,已成为社区治理的“数据中枢”。

当好一名好邻居

“陈警官的笔记本会‘喘气’。”社区网格员小周曾偷偷数过,那本厚达200页的本子里,记着137条待办和已结事项:老王家的水管三通该换了,租户小赵的孩子入学材料差个证明,就连流浪猫聚集的垃圾桶位置都标着星号。为了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里,陈伟还建起24小时帮扶机制:手机从不设静音,居民有任何问题随时能打电话找到他;工作日坚守到晚上10时30分,多留五小时为大家办事。

去年深秋,陈伟刚躺下,电话铃声倏地响了起来。“陈警官,是我。”对方刚打完招呼,陈伟就认出了声音的主人。“吴奶奶,我记得您,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原来,辖区居民吴奶奶是独居老人,自家的灯泡坏了,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找陈伟帮忙。陈伟二话不说,立刻上门更换,帮吴奶奶解决了问题。

在社区居民眼中,陈伟更像是自家邻居。反诈宣传时,他像拉家常一样跟大妈们说:“那些说保健品能治百病的,可别信。”在工地给工人讲:“老板突然借钱?先打视频电话看看。”今年6月,辖区群众费先生正要网络投资,陈伟边打电话劝阻边往他家跑,指着软件漏洞说:“客服头像是网图,哪有不视频就转钱的?”一番话保住了费先生5万多元钱。

凝聚一股向心力

陈伟的铁皮柜里,32本笔记本码得整整齐齐,最旧的那本纸张都泛黄了。翻开2021年的笔记本,一页面的边角画着“玉帛义警队”的组织结构图,旁边写着:“65名队员,党员老李管水电,王姐懂法律”。这支队伍,是他凝聚起的社区向心力。

“本来以为得挨家挨户做工作,没想到贴出招募令3天就满员了。”陈伟笑着说。大家愿意加入,正是因为看到他真心为社区做事,想跟着他一起守护家园。不久前,陈伟还带上义警队搞起了直播,为辖区居民讲起反诈知识。“大家可看好啦,这是我们义警队的反诈小队成员,个个都是反诈骗的高手,大家有问题也可以找他们咨询哦。”一场直播下来,为2000余名居民传授了反诈经验与知识。

今年3月,陈伟把笔记本里的300多条经验编成了《社区警务三字经》:“脚要勤,嘴要甜,记要全,心要暖。”新民警捧着这手写的秘籍时,陈伟正踩着晨光往社区走,新的作训鞋鞋底,又磨出了浅纹。夕阳下,他在公告栏更新反诈提醒,警徽映着余晖:“社区平安不是一个人的事,得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2年扎根,高畈社区发案率逐年下降,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那张用脚步织就的平安网,正越织越暖。

通讯员 熊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