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9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贾建凯:禁毒战线的“六边形战士”

日期:07-24
字号:
版面:第05版:警界之星       上一篇    下一篇

晨光透过玻璃窗,在金华市公安局金东分局禁毒大队的办公桌上投下斑驳光影。副大队长贾建凯的指尖在键盘上快速跳动,屏幕里一行行涉毒线索信息被筛选分类。

从2012年刚入行的警院毕业生,到如今雷厉风行的“钢铁捕手”;从蹲守街头的侦查员,到禁毒宣传的“贾老师”——13年光阴,贾建凯在禁毒战线上刻下深深印记。他说:“禁毒不是一场战役,而是一场需要用一生去坚守的战争。”

从警以来,贾建凯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个人嘉奖8次,获评全市优秀人民警察、禁毒先进个人等,2024年入选金华市公安局首批青年人才库。

他是织网者:用数据编织“无形防线”

2012年,贾建凯从浙江警察学院毕业,次年在赤松派出所初次接触禁毒工作。那时的贾建凯或许没想到,几年后自己会站在推进新型毒品治理的最前沿。

2019年,贾建凯调入禁毒大队,顿感“压力山大”。“毒品‘马甲’换得太快,可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他坦言,最初对毒品的认知还很粗浅,“必须时刻盯着社会上的风吹草动,流行什么,我们就要立刻搞懂什么”。

近些年,新的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变得更加隐蔽。面对辖区毒品替代品的复杂形势,贾建凯敏锐意识到:禁毒工作不能只靠“事后破案”,更要“事前防控”。

他主动出击,依托辖区派出所“一室两队”基础防控工作模式,采取无感化“四色预警”工作机制。经过半年时间的摸索和实践,贾建凯逐步解决“分级标准模糊、容易漏采漏核、核查间期过长、重复采集率高”这四大难题,做到异常信息第一时间感知、等级分类第一时间评价、涉毒风险第一时间研判、核查指令第一时间落地。

贾建凯说,将管理化被动为主动,让管理者“耳聪目明”,辖区整体毒情持续下降。

他是追光者:用脚步丈量“缉毒征途”

如果说防控是“守防线”,那么缉毒侦查就是“攻堡垒”。

“毒品案不能等线索上门,案件再小也要深挖,线索再细也要追查。”这是贾建凯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和战友们在虚拟与现实的交锋中屡破大案。

2020年,一起打架案件的当事人尿检呈阳性,贾建凯顺藤摸瓜,深入研判分析,成功锁定一个吸毒团伙。为搜集证据,贾建凯带队侦查,白天装扮成路人观察楼栋情况,夜晚紧盯嫌疑人动向。经过8天8夜的蹲守,最终抓获吸毒人员40名、贩毒人员20名。

2021年,辖区“零包”贩毒案多发,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法隐蔽。贾建凯将战场从线下拓展至“云端”,在数万条数据中抽丝剥茧,寻找突破口。他带队辗转多个省市,最终发现毒品源头,梳理出一个横跨5省7市的涉毒犯罪团伙,并在全国多个省市发起联合作战行动。3个月的追踪,行程超1.5万公里,收网时49名嫌疑人被一网打尽,一条向金华输送毒品的隐秘通道被彻底斩断。

他是播种者:用真情守护“青春净土”

传统毒品呈现下降态势,涉麻精药品以及非列管成瘾性物质滥用的问题正在逐步凸显,尤其是青少年因缺乏相关知识容易被引诱。

贾建凯多次受邀前往辖区各中小学授课,讲解侦办的真实案例、展示毒品模型、开展禁毒知识问答等,让青少年们深刻认识涉麻精药品以及非列管成瘾性物质等新型毒品的危害性。

他的背包里总装着一本“成长笔记”,里面夹着学生们的感谢信、手绘禁毒漫画。其中一张褪色的纸条上写着:“贾叔叔,我以后要当警察,和你一起抓坏人。”

从织网者到追光者再到播种者,贾建凯用心在禁毒战线书写“多面卫士”的答卷。

通讯员 王超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