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在婺城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吕淑军的案头整齐地堆放着厚厚的档案。2021年,随转业丈夫来到金华的吕淑军,甫一踏入工作,便投身于社区矫正对象这一特殊群体的帮扶工作中。记者了解到,2024年以来,她已为43名矫正对象提供了360次个案会谈辅导服务。
暖心帮扶渡难关
婺城区蒋堂镇沙畈村的叶先生,是吕淑军帮助过的众多社区矫正对象之一。50多岁的叶先生,手臂内装有固定钢板,为了偿还银行欠款,他早晚打两份工,长期的劳累让他眼圈发黑,脸色极差。今年1月,吕淑军第一次来到叶先生家中走访,交谈中,叶先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失声痛哭。
看到叶先生的困境,吕淑军第一时间联系了婺城区司法局,为叶先生争取到了法律援助,以帮助他解决债务难题。考虑到叶先生工作的地方粉尘多,她又送去了一些N95口罩,让对方注意身体健康。同时,吕淑军持续为叶先生进行心理辅导,耐心倾听他的心声,引导他释放压力。
几个月下来,叶先生的情绪平缓了很多,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有了明显改善。“第一次走访的时候,经常遇到矫正对象痛哭的情况。”吕淑军感慨道,“看到他们在我的帮助下,情绪慢慢改变,一点一点走出阴霾,那份成就感无可替代。”
“归途计划”助力重塑人生
5月28日,婺城区竹马乡红石榴残疾人之家活动室内暖意流淌。“心阅暖阳,书香筑爱”捐书活动在此温馨启幕。婺城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工、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矫正对象与残疾人之家的伙伴们围坐一堂,用书籍搭建起一座传递关爱的桥梁。在随后的读书分享会上,矫正对象们纷纷走上台,真诚分享精心准备的感悟。
“除了定期开展家庭访谈,评估社区矫正对象的身体、心理、生活、就业、社会参与等状况以外,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与助残、助困、助老等多元的公益服务,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奉献爱心的平台,让他们在付出中提升自身价值感,更好地融入社会大家庭。”吕淑军告诉记者,此次捐书活动是“归途计划”的一个生动缩影。该计划是2024年婺城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社区矫正人员设计的综合帮扶项目,通过“教育矫治+社会支持”双轨并行模式,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帮扶。吕淑军积极参与其中,截至目前,她已组织矫正对象参与各类公益服务活动15次,参与人数达326人次。
有矫正对象在参与公益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表示:“命运给予每个人的起点不同,今天参与志愿公益服务活动让我深深体会到,这不仅是一次助人的经历,更是一次心灵的觉醒与救赎。”
如今,在吕淑军的持续努力下,许多接受辅导的矫正对象焦虑情绪明显缓解,认知更趋理性,与她之间也建立起深厚的信任纽带。“花费的时间要比常人更多,有时候也感到很疲惫。”吕淑军坦言,“但是扶着他们一步步走得更远,看到那些曾经深陷困境的面孔重新焕发光彩,又觉得这事有意义。”
本报记者 余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