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凌晨4点40分,虞众文来到市区人民广场。他组织的2025年暑假第五期公益性职业体验活动在这里举行,近100个孩子报名参加。签到、穿上统一的红马甲、领工具……孩子们当起小小环卫工,分区域忙碌起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虞众文是金华亲子社群主理人,群里的家长都习惯叫他“鱼头”。“去年暑假,我组织过职业体验活动,家长认可度比较高,大家强烈要求今年继续。”虞众文提前联系好场地,包括市区人民广场、湖海塘公园、燕尾洲公园等。第一期活动安排在7月6日,50个名额一下子就被抢光了。后面几期活动,名额差不多翻番,依然上演“秒光”的场面。有的家长去年参加过,今年再次报名参加,有的家长甚至带着孩子从义乌、永康等地专门赶过来。
活动正式开始之前,虞众文首先给孩子们布置了“作业题”:环卫工人辛勤工作一个小时,大概能赚多少工资?孩子们基本都报了兴趣班,每节课平均下来要多少钱?需要扫地多久才能赚到一节课的费用?“通过直观的数字,不用说教,就能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大人的不易。”
职业体验活动从5点半持续到7点,孩子们拿起扫帚认真打扫,虽然觉得辛苦,但都坚持下来了。等到结束工作,每个孩子可以领到15元工资。怎样让这笔工资花得更有意义?虞众文认真琢磨了一番,建议孩子们用这些钱去菜市场买菜。“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换取喜欢的食材,印象会更加深刻,而且这也是一种生活体验和延伸教育。”
在事后的亲子交流中,孩子们的真情流露表明他们确实受到了触动,获得了成长,这让家长感到欣慰。一位家长表示:“对孩子来说,凌晨4点半起床的经历并不多,今天有机会体验一下环卫工人的辛苦,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还有家长在微信朋友圈写下这样的感慨:“一个半小时的劳作换来15元工资,这薄薄的纸币,在孩子的世界里,第一次有了具体的、带着汗水的重量。攥着这份沉甸甸的收入,孩子走进菜市场,反复掂量,对比菜价,用来之不易的钱买下了最爱的菜……教育有时不在课堂,而在真实的生活里。”
每年暑假,不少家庭都会出现鸡飞狗跳的情况。“与其在孩子耳边唠叨个不停,不如来一次实实在在的体验式教育。”虞众文说,让孩子当一回环卫工,这并非搞噱头、博眼球,而是给孩子提供一次锻炼的机会。每次活动结束,家长和孩子们都给予积极反馈,这份热情给了他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我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更多孩子的成长助力。”接下来,如果家长有需求,虞众文会继续组织环卫工体验活动。
本报记者 姚艳霞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