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0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这种流传千年的消暑神器 你听说过吗

日期:07-21
字号:
版面:第03版:微视界       上一篇    下一篇

@小暑:高温天,为了能够凉快舒适点,大家可谓用尽办法,比如最近爆火的“抱冬瓜睡觉”。其实,有一种流传千年的消暑神器,和冬瓜的使用方法类似,而且更为轻巧便捷,这种消暑神器叫竹夫人。最近,在磐安,有一家工艺品厂制作的竹夫人卖火了。

古时竹夫人就是避暑神器

7月18日,在磐安县华隆工艺品厂内,竹篾工正忙着做竹夫人,一根根篾条在指尖快速飞舞。该厂的负责人是陈爱平,1995年,他和妻子陈喜群从父辈那里接手了竹编厂,2002年,开始做竹夫人。

其实,竹夫人早在唐朝就出现了,那时叫竹夹膝、竹几。竹夫人的叫法源于宋代。

如果你第一次见到竹夫人,极有可能会有疑问,这个长1米左右的圆柱形物,中空,不但跟“夫人”毫不沾边,还跟鸡笼、鱼笼很像。

但这并不妨碍古人对它的喜爱。苏东坡曾将它作为礼物送给好友,写道:“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黄庭坚搂着它睡觉,直夸:“青奴元不解梳妆……肌肤冰雪助清凉。”陆游也曾写过:“瓶竭重招麴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

生活在科技时代的人们可能想不明白,搂个竹子睡觉不会硌得慌吗?能在炎炎夏日“踢馆”成功,竹夫人自然是有一番真功夫的。

它由竹子编织而成,竹子触感光滑清凉,竹皮可吸收汗液,镂空孔洞可加速空气流通。内部还可以随自己的喜好放置薄荷、茉莉、栀子花等芳香植物,熏香纳凉一起搞定。炎炎夏日,人们把手脚搁在上面,或者搂着它睡觉,清凉舒适。如果把它浸泡在井水里,更是能凉快一整晚。

在古代,它不仅是消暑神器,还是身份的象征。坊间流传,用得上竹夫人的人,多是大户人家。比如《红楼梦》里,薛宝钗就用它出谜语。

除了消暑还被应用于空间装饰

随着,空调和电风扇的诞生,竹夫人也退出了市场。不过,在韩国、日本,竹夫人依然是很多家庭的居家消暑工具。

据介绍,刚开始,华隆工艺品厂的订单主要来自韩国。竹夫人的需求旺季是夏季,一般他们从9月开始生产,到第二年的四五月发货。

制作竹夫人,通常会选用生长年份适中,竹节较长,韧性较好且不易开裂的竹子。在制作的过程中,编织工艺要求精细,网眼大小均匀、疏密得当,既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性,又要避免夹到皮肤或毛发,整体结构需牢固、耐用。

“韩国客人需求量大,每年从磐安发出去的竹夫人,都是好几个货柜,有上万个。”陈爱平说,那时候,他们的工人自己破篾、编织,一天能做四五个。订单多的时候,他们就找其他加工点的竹篾工帮忙,每天能生产近500个,一个售价在20多元。而现在,在取材编织方面,更为讲究、精致,竹篾更厚,在处理上也更为光滑,一个人一天最多只能编两个,一个售价在150元左右。

近几年,竹夫人在国内又重新火了起来。据分析,这应该得益于一些新生力量的出现,比如一些新锐设计师在原有竹夫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了这个古老的消暑神器。

而他们也对竹夫人进行了更多改进,比如原先的竹夫人大多是两头呈圆形,现在,他们将其改成一头空,这样更有利于空气的流通。

除了消暑,竹夫人还被广泛应用于空间装饰上,以前的竹夫人一般长度在1米左右,而现在,有些国内的客户下订单时,会要求他们将竹夫人做得长短不一,将这些竹夫人挂在房间做装饰后,会有一个高低错落的空间感。“单独将其放在某个角落做装饰,也别有韵味。”

作为辅助消暑的工具,竹夫人的效果自然无法与电风扇、空调相比,喜欢它们的人,更多的是出于怀旧和情趣。通过创新,希望能让竹夫人在生活中有更多的运用场景,让更多的人知道古人的智慧。

本报记者 吴越悦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