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0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千山万水隔不断绵长的中非情谊”

日期:07-15
字号:
版面:第02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1版)

远隔万里,最念“恩师情”

和丹特别喜欢阅读,她的案头长期摆放着《摆脱贫困》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籍。在她看来,“书中谈论的问题正是当前非洲减贫发展面临的真实问题。对非洲国家治国理政、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价值。”2017年9月,和丹受聘为索马里总统顾问,成了他们国家最年轻的总统顾问。

2022年7月,和丹担任索马里总理在国际合作、人力资本发展领域的高级顾问,她开始把自己对中国的观察见解传到索马里,推动中国与索马里两国经贸合作,助推国家发展。

和丹回索马里后,虽说与恩师远隔万里,但两人的交往从未间断,节假日也经常互致问候。2024年8月8日晚上7时许,刘鸿武突然收到一条和丹的短信:“老师好!希望您、师母和所有家里人都好。想和您分享两个好消息:第一,我们家迎来了一个小男孩,叫李楠,现在两个月大了。第二,我刚被任命为索马里驻华大使,等中方回应。我应该过几个月到北京接任。我今天的成功要感谢您的培养与支持以及您给我的所有机会!谢谢您!”这条信息让刘鸿武倍感自豪。

2024年11月,和丹正式上任索马里驻华大使。20年前在中国的求学岁月,让她有幸亲身经历中国的飞速发展,她对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治理模式有着独到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在我这一代人的记忆里,有一个永恒的画面——中国工程师和工人默默耕耘,为我们修建道路、桥梁和医院。”和丹说,连接索马里南北部的唯一高速公路,就是中国建造的。在中国支持下,索马里已实施了80多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杂交水稻帮助索马里提升粮食自给自足水平,距离粮食安全更近了一步。

今年6月28日,第十一届亚太地区非洲荣耀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刘鸿武以其数十年致力于推进非洲发展和中非合作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及在非洲国家享有的广泛声誉,荣获“非洲荣耀”年度奖之“非洲之友奖”。与他同获殊荣的,还有和丹大使,以及浙师大非洲博物馆馆长约罗·迪亚洛。“多年来,我们怀揣着共同的理想,像一个战壕的战友一样,共同为中非友好事业并肩努力。”刘鸿武说,“事实上,这一奖项,属于所有致力于推进中非友谊与合作的人们!”

方寸信封,传递“中非情”

和丹不远万里来中国求学那年,恰好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根据记载,郑和下西洋最远曾到达非洲的索马里、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我们把郑和下西洋途经的19个国家罗列出来,每个国家设计一枚由各国驻华大使签名的纪念封,制作成精美的纪念册。”马小玲是当时外交部集邮协会秘书长。他说,这套《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册》推出后,受到19个驻华大使馆普遍欢迎。

一转眼,又到了郑和下西洋620周年。前不久,马小玲准备设计一组新的外交纪念封。他从老同事苟皓东那里得知,索马里新任大使和丹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也很有研究,并托他转告设计外交纪念封的设想。

苟皓东曾任中国驻坦桑尼亚公使衔参赞,与和丹认识于8年前。当时,和丹一行带着纪录片《我从非洲来》参加2017年桑给巴尔国际电影节,受到苟皓东的热情接待,双方互留了微信。第二年,苟皓东任期到后回国。“有一次,我受浙师大邀请,来金华参加一个有关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学术讲座。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负责接待我的正好是和丹老师。”苟皓东说,国内再次相见,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以后,双方的互动就更多了,和丹经常在微信中向这位资深的外交前辈讨教。

以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为主题设计外交纪念封的设想,引起和丹大使的浓厚兴趣。她当即放下手中的活,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用英文写下一段寄语,然后扫描发给苟皓东。

“我们之间的联结,早在600多年前便已开启——当郑和率领船队远航时,曾带着和平与友谊踏上索马里的海岸。

作为索马里驻华大使,我为能延续这份传统而深感自豪。愿两国人民在相互尊重中,携手共赴这段情谊绵长的旅程。”落款时间是2025年7月10日。

今年是中国与索马里建交65周年。和丹大使这段不到120个字的寄语,深深表达了千山万水隔不断的中非绵长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