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济桥西金华七中校址出发,沿中山路过八一小学校址到红军巷,沿鼓楼里到金华府文庙、侍王府,纪念借用老金华六中办学的历史,再沿酒坊巷石榴巷来到通园路新校区,全程约3.5公里。
日前,金华市青春中学开展了“寻根毅行”活动,这是该校连续第4年举办此项活动,师生们沿着迁校足迹“再寻青春”。这段路不算长,沿途有天宁楼、八咏楼、红军巷、石榴巷和酒坊巷等人文市井之地,也有台湾义勇队旧址、胡步蟾故居等红色印记,大家边走边听边学习,感叹一所学校的发展与城市文脉、历史变迁如此息息相关。
据悉,2002年,青春中学举行过一次揭牌仪式,用校史为学校建筑命名。三栋教学楼均以“通”字开头:“通惠楼”源自创校之初的通惠镇中心小学,寓意通达惠和;“通济楼”以1981年通济桥西第七中学校址命名;“通园楼”以现今青春中学迁址通园路命名。
青春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徐贵龙表示,党团员主题毅行活动,已经成为青春中学党建活动的传统项目,结合实地走访,让党员教师、团员学生真切感受学校建校、迁校的创业史,是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党课,能很好地提振党团员扛旗争先的精气神,增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未来,在保留传统线路的同时,我们将融入婺州古城附近的新增点位,更好地把校史与当地文化结合在一起。” 本报记者 叶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