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莲,欢迎回家。”7月7日下午,一场温馨的寻亲见面会在金华市慈善服务指导中心举行。从天津赶来的胡春莲,在义乌市爱心公社公益协会、金华市小脚丫公益基金会寻亲志愿者的陪同下,与来自婺城区的郑梦生夫妇相认。
“太像了,和你姐姐长得一模一样。”
“你儿子与舅舅长得好像。”
当天,胡春莲的亲生父母、姐姐、弟弟早早来到认亲现场。胡春莲的姐姐特地买了一束鲜花,送给39年未曾谋面的妹妹。
郑梦生夫妇是普通农民,他们告诉记者,1986年由于种种原因,不得已将刚出生不久的二女儿送到条件较好的人家寄养。郑梦生回忆道:“她的生日我记得很清楚,农历二月廿一,和我的生日是同一天。”可惜,没过多久,寄养家庭又将胡春莲送去了金华福利院。
“养父母收养我的时候,已经年近五旬,家中还有一个29岁的未婚儿子。家庭条件还算不错。”几个月后,胡春莲被河北省衡水市的一对夫妇收养。大概过了半年,胡春莲的养母因病去世,她的养父忙着赚钱养家,胡春莲由体弱多病的哥哥拉扯大,住在周边的村民也对兄妹俩照顾有加。
胡春莲读初中时,偶然从村里的一位长者口中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她心急如焚地跑回家,向哥哥和养父追问真相,可两人都选择了沉默以对。然而,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却像一颗种子,在她心底悄然生根发芽。
“我从小成绩就挺好,高考那年也顺利参加了考试。可天不遂人愿,当时养父和哥哥接连生病,经济负担很重,我就选择去天津打工。”11年前,胡春莲在天津结婚生子,当养父离世后,她毅然将年迈的哥哥接到身边照料。“如果你想去找寻亲生父母,就去吧,不要留遗憾。”在哥哥的支持下,胡春莲找到了义乌市爱心公社公益协会,希望通过他们找寻自己在金华的家人。
“经‘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比对……胡春莲是郑梦生的亲生女儿,恭喜恭喜!”当衢州市公安局柯城分局“龙亮团圆工作室”民警徐星亮宣告这一喜讯时,郑梦生夫妇瞬间热泪盈眶,他们紧紧握住徐星亮的手,一遍又一遍地表达着感激之情。
徐星亮是衢州市公安局柯城分局“龙亮团圆工作室”的负责人之一。据悉,“龙亮团圆工作室”成立于2022年5月,主要开展防拐打拐、帮助寻亲等工作,2023年6月成为省公安厅“浙江团圆联盟”五个成员单位之一。截至目前已累计助力419个家庭团圆。
“5月4日,义乌市爱心公社公益协会负责人‘老哥’找到我,拜托我助力胡春莲与亲生父母团聚。”徐星亮与团队迅速行动,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各类线索展开细致筛查,并通过“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进行比对,很快便有了重大突破,确定现居住在金华市婺城区的郑梦生夫妇,正是胡春莲苦苦寻觅多年的亲生父母。
在一旁静静聆听的郑梦生夫妇,听着徐星亮详细讲述整个寻亲过程,不禁频频点头。他们感慨道,多年来,一家人从未放弃过寻找女儿的念头,可每一次都满怀期待而去,失望而归,其中的苦楚,旁人难以体会。
“或许真是冥冥之中缘分天定,没想到这么快我就和家人团聚了。”胡春莲感慨万千,眼中闪烁着幸福与激动的泪花。此前,她常常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倪萍主持的《等着我》节目,那些寻亲故事一次次触动她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让她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也更加坚定了她寻找亲人的决心。
此次回乡团聚,胡春莲特地带上了刚放暑假的儿子,想在金华待上一段时间,感受一下金华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胡春莲还真诚地表示,经过这次意义非凡的寻亲之旅,她深切体会到了寻亲者内心的渴望与无助。之后,她会加入寻亲志愿服务队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力量,为那些在寻亲路上徘徊的人点亮一盏希望的明灯,帮助他们早日与家人团圆。
“前两天,数次到金华寻亲的新疆乌鲁木齐何嫦媛终于在兰溪见到了自己的亲姐姐。”金华市小脚丫公益基金会与义乌市爱心公社公益协会合作,已有不少寻亲成功案例。义乌市爱心公社公益协会自2016年开展寻亲项目,已帮助数百个家庭实现团圆,了却心愿。7月8日,他们又赶赴婺城区罗埠镇,帮助从江苏徐州赶来的唐女士与亲生父母团聚。
义乌市爱心公社公益协会负责人“老哥”告诉记者:“现如今,寻亲工作借助科技的力量实现了质的飞跃。通过DNA比对、‘23魔方祖源分析’等先进科技手段,能够更加精准、高效地帮助寻亲者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更多人实现团圆梦。”
本报记者 杨霄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