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亚军的引领下,婺城口腔医院实现了从“匠心诊所”到区域“标杆口腔名院”的跨越。
20世纪90年代,诊所凭借精湛技术、诚信服务和亲民价格赢得口碑,奠定发展基石;千禧年间抓住机遇升级为现代化口腔医院,以前瞻视野率先引入数字化CBCT、CAD/CAM即刻修复及微创种植等前沿技术,推动诊疗水平质的飞跃。
目前,医院已成为省、市医保定点单位,荣获多项省市级荣誉。并持续引进隐形矫治、激光治疗及舒适化诊疗等技术,引领区域口腔健康理念升级,在技术创新与服务提升的道路上不断突破。
在金华,提起口腔健康,绕不开一个名字——周亚军。她是婺城口腔医院的掌舵人,更是这座城市口腔健康事业三十余年发展的亲历者与推动者。三十载光阴流转,周亚军以仁心仁术为根基,以引进高新技术为引擎,以公益慈善为情怀,传递健康、书写担当,为老百姓的口腔健康筑起坚实屏障。
小诊所与大平台的“健康之约”
时光回溯至上世纪90年代初。年轻的牙医周亚军,怀揣着“让家乡人拥有更好笑容”的朴素理想,在婺城老街创立了自己的牙科诊所。彼时,民众口腔保健意识相对薄弱,优质医疗资源也较为稀缺。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如何让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惠及百姓?周亚军敏锐地意识到,传播的力量不可或缺。
周亚军主动寻求与媒体合作,希望通过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普及口腔健康知识,消除公众看牙的恐惧与误解。周亚军开始在“医家忠言”“医生札记”“求医热线”等专栏撰写科普文章。她将临床诊疗中最常见的误区一一梳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专业的口腔医学知识娓娓道来,解答了老百姓最关心的口腔健康问题。
从最初的科普小专栏、义诊活动报道,到后来共同策划大型公益活动,媒体挖掘、记录着周亚军与婺城口腔医院创新发展背后的故事。如今,周亚军带领团队突破纸媒边界:在短视频里,化身“牙医主播”演示巴氏刷牙法;通过“小小牙医体验日”,让孩子们穿上白大褂学习口腔检查;直播间的互动答疑,让专业指导跨越时空限制。从油墨飘香的报纸专栏到“云端”科普矩阵,不变的是那份将“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基石”的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执着。
远渡重洋,引进“戴蒙”点亮“微笑工程”
周亚军深知,仅有服务的热忱远远不够,医疗的核心是技术。她始终保持着对国际口腔技术发展的敏锐洞察和如饥似渴的学习态度。
2015年,周亚军远赴美国,追随世界正畸学领域专家戴蒙教授(Dr.Damon)进行深度研习。在戴蒙教授的课堂上,周亚军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先进的矫治理念。她那与戴蒙教授珍贵的合影,不仅定格了学习的瞬间,还象征着婺城口腔医院与国际优质技术接轨的决心。
学成归来,周亚军立即着手引进这项新技术。2016年,她在金华地区率先全面引进并成功应用了Damon(戴蒙)Q自锁托槽矫正系统。这套系统的特点显著:更轻柔,大大减轻了患者矫治过程中的不适感;高效的滑动机制显著缩短了整体治疗周期;减少拔牙概率,更符合生理性矫治原则;易于清洁,维护更便捷。2024年,戴蒙系统的全新迭代产品Ultima自锁托槽再次被周亚军第一时间引进,矫治周期显著缩短。
引进并非终点,而是精进的起点。周亚军要求团队深入掌握Damon(戴蒙)系统的精髓,并结合亚洲人颌面特点不断优化应用。很快,Damon(戴蒙)系统在婺城口腔医院成为高品质、高效、舒适的代名词。
科技赋能,开启数字化精准种牙
2024年11月,婺城口腔医院手术室内,随着机械臂在患者口腔内灵活移动,一颗种植体精准植入,浙中地区首台机器人种植牙手术宣告成功。这标志着缺牙患者不用再到处奔波,在家门口即可享受智慧医疗成果。
传统种植牙虽然成熟可靠,但在面对复杂病例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手术精度依赖医生经验,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对骨量不足患者的适应性有限。而机器人种植牙通过AI智能规划、三维导航定位和机械臂精准执行,大幅降低手术创伤,缩短康复时间。
机器人种植牙系统在婺城口腔医院的成功落地,是区域口腔医疗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进展。它不仅为当前的缺牙患者带来了更优质的种牙体验,也预示着未来口腔诊疗更精准、更微创、更舒适的发展方向。周亚军表示,婺城口腔医院将继续深耕技术前沿,优化服务流程,让科技创新真正转化为患者触手可及的健康福祉。
慈善为怀,仁术惠泽桑梓
技术的高度,最终要转化为服务民生的温度。在周亚军的倡导和带领下,婺城口腔医院与媒体紧密协作,三十年间共同发起并持续开展了多项深具影响力的公益项目:
●“微笑童行”计划:深入山区、乡村学校,为数千名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提供免费口腔检查、涂氟、窝沟封闭及基础治疗。
●“夕阳红口腔关爱”行动:聚焦老年群体,尤其是孤寡、困难老人——定期开展免费口腔检查、义齿修复咨询,并为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免费或大幅减免的义齿捐赠,让老人重获咀嚼功能,安享晚年。
●“健康金华·口腔护航”系列义诊:每逢节假日,走进广场、社区、企事业单位,提供免费咨询、检查,发放护牙用品,将专业的口腔保健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助学贫困生”:周亚军向婺城慈善总会捐助20万元成立助学基金,定向资助低保家庭的高中生。
汶川地震时,周亚军正在美国参会。一得知消息,立马通过越洋电话委托捐款1万元;在疫情防控期间,她带着女儿和医院的党员一大早前往指定机构,向农户购买大量蔬菜,然后想方设法送菜上门;郑州突发洪灾,周亚军又以个人名义向河南省新乡市红十字会捐款20万元,发动员工捐款2万元。听说消毒液紧缺,她立即联系货源,捐赠了100箱消毒液……
活动的背后,记者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了无数温暖的瞬间,唤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周亚军常说:“做慈善,不是施舍是回报。是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是百姓的信任成就了我们。”持续多年的追踪报道,如同一部温暖的纪实影像,镌刻进部分金华人的记忆。
健康护航,让笑容更加灿烂
从意气风发的青年牙医,到肩负重任的区域口腔名院院长,周亚军感慨万千。变的是岁月和规模,不变的是那份“为百姓口腔健康护航”的初心与执着。
三十年来,“传递健康”——周亚军引进戴蒙系统等优质技术,精进医术,让微笑更美更健康;“书写担当”——她与媒体携手,将公益慈善的阳光洒向需要关怀的角落。“在社会各界的继续支持下,婺城口腔医院定能持续提升区域口腔诊疗水平,让金华的‘健康笑容’更加灿烂。”面向未来,周亚军表示,将继续带领团队深耕技术、优化服务,拓展公益的深度与广度。这份始于健康、系于责任、成于坚守的成长之路,将续写新的篇章。 本报记者 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