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电气相关专业的女孩本就不多,能将它学精学透,甚至把学习经验写进省重点教材的更是少之又少。不久前,浙江省高职院校“十四五”重点立项建设教材《工业现场总线通信技术》出版,在参编人员名单里,金职大学生金娇娇排在第二位。
记者初见金娇娇时,只觉她性格腼腆,似乎很难与“电气大神”产生联系。“不瞒你说,报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大学唯一的选择。”金娇娇说,家中有不少亲戚在该行业深耕,她从小耳濡目染,“电气是工业的‘神经脉络’,就业广阔且充满挑战”。
大一期间,金娇娇从基础电路原理到设备拆装,在反复实践中拼凑出对专业的初印象——这是一个需要“脑力”与“手力”并重的领域。大二时,专业老师徐晶的一次邀约,成为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我大一的综合成绩全班第二名,当时徐老师团队已在着手编写教材,她希望我以学生的视角提些意见。”金娇娇说,起初她仅收到该教材的前三章初稿,看后对一些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提出了修改意见。后来,徐晶又让她按内容撰写详细的实验操作步骤。
从逐句拆解理论到反复实验验证,金娇娇凭借出色的整理与归纳能力,圆满完成了前三章的实验步骤撰写任务,之后正式成为教材参编成员。“我的核心工作是让知识落地,验证初学通信者能否理解和运用教材中的内容。”金娇娇坦言,在编写教材时,每一个实验都需要从零开始操作,记录卡顿点、修正模糊表述、编写操作手册。
遇到困难是难免的。“参与编写教材时,我毕竟才读大二,专业知识超纲和断层,逼着我提前去学习。”金娇娇坦言,教材中涉及的FX5U和S7-1200PLC编程软件、变频器操作,对尚未接触相关课程的她来说如同“天书”,实验频频失败、代码报错不断。
为了完成编写任务,金娇娇只能提前去学习相关课程,不断啃下各类编程、变频器操作等硬骨头。教材交付后,她又自学视频剪辑,将实验操作制成教学视频,用可视化方式帮读者“避坑”,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书本内容和纠正操作上的错误。她说:“现在正在售卖的教材中,有我的修改和制作,原稿都保存在我的电脑中,这是我大学期间最骄傲的事情。”
对未来,金娇娇早有规划。去年暑假,她去了温州一家电器装配厂实习,不怕脏不怕累,全身沾满机油。“电气工程师不分性别,只分能不能解决问题。我希望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多‘卡脖子’的电气自动化难题,让技术真正服务于生产一线。”她说,教材编写教会她“把知识磨成针”的耐心,未来还要带着匠心,在更广阔的工业舞台上发光。
本报记者 季俊磊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