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得开车绕半座城去4S店,现在下楼就能做好汽车保养。”家住湖海城市花园的市民李成说,“附近街区商店越来越密集,吃穿住用行样样都方便。”湖海塘社区以和悦路、兰溪街、八一南街等街道为主,实施沿街门店形象提升,建设电子商务中心,聚集一批年轻群体创业,鼓励发展构建“综合性、一站式、互联网+、环境美好型”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构建便利消费新平台。
去年底,浙江省商务厅公示了浙江省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典型案例名单,我市有8处入选。位于金东区的多湖万江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多元暑期托育服务体系 助力破解商居“带娃难题”》项目,还获评浙江省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典型案例。
在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产业的聚集带来了人流,但一度出现街头摊贩随意售卖带来的卫生问题和交通隐患。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坚持“问需于民”,通过优化布局、补齐短板、丰富业态,提升居民生活的便捷度,引进专业商管机构开设星光夜市,将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周边群众的幸福生活圈,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划行入市’的创新管理模式将分散杂乱的消费行为转化为有序规范,既激发了群众参与消费的热情,又为周边房东、商户带来了稳定客源。”唐宅夜市管理方代表徐文亮告诉记者,目前来寻租摊位的商家不断增加,去年夜市客流量增长20%以上,周末客流量突破1万人次,有效带动了周边商业体销售额的持续增长。
去年,我市获评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婺城区、永康市、武义县、磐安县上榜第二批省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地区名单。全市按照《商务部等13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的通知》要求,持续全域推动便民生活圈建设,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便利消费及扩大就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助力提升城市经济活力。
公益托管班作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解决家庭育儿难题、整合社区资源、提升服务品质,成为便民生活圈服务“一老一小”的生动实践。走进柳湖花园社区公益托管班,清脆的读书声与热烈的讨论此起彼伏。在这个公共学习空间,孩子们不仅能完成课业,还能参与科普实验、创意手工等特色课程。“孩子再也不用担心没去处了,这让我们双职工家长很安心。”柳湖小区居民程静对家门口的社区托管服务赞不绝口。
在浙江创造力商业管理公司负责人吴峥看来,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为赋能扩容的抓手,通过引入连锁化、品牌化商业企业进社区,配套建设并优化升级社区老年食堂,提供堂食、配送入户等多元化服务;构建智慧服务体系,支持商管机构整合社区实体资源,打造“线上下单+即时配送”服务网络,创新培育智慧零售、社区团购等新型消费场景,必将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服务品质。
本报记者 方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