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俏
35岁的雅芬(化名)常和朋友说,自己的爸爸这辈子活得“潇洒”,虽然好吃好喝没亏待过自己,却唯独把“责任”两字抛在了一边。如今雅芬担心爸爸老无所依,提议买房却被误解,这让她如鲠在喉,十分委屈。
记忆里的“万人迷”爸爸
我爸年轻时是方圆十里出了名的“风流人物”:穿着束脚喇叭裤,下班去跳霹雳舞,不仅长得帅,弹吉他也是一把好手。我妈和我爸是同厂的工友,说起年轻时的他,我妈总带着点无奈:“那时候厂门口总有人偷偷塞纸条,还有姑娘蹲在车间门口等他下班,跟现在小年轻追星似的。”其实我妈当年也是他的“迷妹”,只是这份喜欢藏在帮他补衬衫的针脚里,藏在替他留着热饭的锅里。
我爸享受这种被人围着的感觉,潇洒自由到27岁才在奶奶的唠叨下,注意到我妈这个“不添麻烦”的姑娘。“你妈话少,不查我口袋,也不管我几点回家。”爸爸说起自己的择偶标准,“男人嘛,总得有点自己的空间。”
可他要的“空间”,却挤压了亲情的位置。打我记事起,家里的大事小事就都是我妈在操持,爸爸只要把工资一交就诸事不管,天天出去和朋友玩。后来爸爸离职创业,在家的时间就更少了。我一年级开家长会,妈妈提前3天就叮嘱他,结果那天他陪客户打台球错过了;梅雨季发大水,他本该接我放学,却在茶楼和客户聊天,害我冒雨跑回家发烧3天。
妈妈越来越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抱怨和争吵也变多了。我记得当时她问爸爸最多的问题就是:“你心里有这个家吗?”爸爸会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语句说:“生意场上离不开应酬,养孩子也得有物质基础。再说了,我的性格你不是一直都清楚吗?”
妈妈无言以对,她曾天真地以为婚姻的羁绊、家庭的温暖会拴住丈夫那颗向往自由的心,可现实却将她的想法击碎。那一年我肺炎住院,爸爸每次来都行色匆匆,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需要马上就走。整日整夜守着我的妈妈盯着他的背影抱紧了我,出院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爸爸的时髦牛仔裤全塞进袋子:“这么多年了,我和孩子在你心里还是比不过花花世界,以后你就跟你的自由潇洒过吧,我和孩子不陪你耗了。”
离婚后,爸爸成了“潇洒先生”
离婚后,爸爸在厂子旁边租了房子,日子过得比以前更热闹了。他的办公室和出租屋里总是人来人往:帮他管账的张阿姨、陪他打麻将的李叔叔、教他跳交谊舞的刘阿姨,轮流在他的沙发上坐着。我周末去看他,十次有九次撞见他带着人下馆子。这样呼朋唤友的日子,爸爸过得很开心:“现在这样多好,想干啥就干啥。”
长得帅、能赚钱,还单身,我爸身边从不缺喜欢他的人。那几年的状态就是,我谈恋爱的时候,我爸也在谈恋爱,我结婚了,我爸还在谈恋爱。但我爸只谈感情不谈家庭,以前还有个阿姨曾悄悄对我说:“你爸啊,就喜欢被人捧着,可真要谈婚论嫁,他比谁都躲得快。”
这20来年爸爸把自己活成了“潇洒先生”,不仅玩得开心,过得也讲究:60多岁了头发染得乌黑,衣服就要穿橘色、宝蓝这样的鲜亮色,皮鞋擦得锃亮,每年都换新款手机。“不能让别人觉得我老了。”他说。
可身体却跟不上这样的“潇洒”。过了60岁,爸爸的体检单越来越厚:高血脂、痛风、椎间盘突出。去年他做了椎间盘手术,住院时来看的朋友倒是每天不断,可留在身边陪伴的只有我和我老公。同病房的大爷悄悄对我说:“你爸朋友是多,但真到了病床前,那些朋友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谁能长待?”
我也很无奈,这些年我没少劝爸爸和妈妈复婚,既不会有重组家庭的纠纷,老了也能互相照应。可爸爸一口回绝:“你别操心我,以后老了不会动了我会去住养老院,但这几年开心日子我先过个够。”
我的关心成了“贪图家产”
然而,真正让我焦虑的是爸爸的“挥霍”。他朋友多,人又大方,别人一开口他就不会拒绝。有一回他朋友的儿子买摩托车差钱,他二话不说掏出一万元。有朋友开店找他借钱,他眼都不眨就投了两万元,结果店开了3个月就关门,钱打了水漂,他却摆摆手:“朋友之间互相帮衬,别计较。”还有这些年他给女朋友买金首饰、包旅游团……不夸张地说,他每月开销能抵我3个月工资。
他年纪大了,厂子还能办几年?一直这样下去可不行。我算过,爸爸目前的积蓄足够在我家小区买套8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这样既能就近照顾,也能避免 “人财两空”。于是两个月前我和爸爸开了口,但为了避免以后爸爸乱花钱把房子折腾没了,我希望他能把房子写在我儿子名下。
没想到爸爸听完就生气了:“写外孙的名字?是不是你惦记我的钱,想靠房子把钱套走?” 我一听他这么说就急了:“我是怕你老了没保障!你看看你现在,钱都花在别人身上,自己有病都舍不得买药……”他把茶杯往桌上一磕,声音提高了:“我的钱我自己说了算,就算将来睡桥洞,也是我乐意!”
这次谈话不欢而散,过了几天我托姑姑做和事佬劝劝爸爸,这才知道,他最好的一个朋友被儿子骗了房产,现在住在养老院没人管,这事让他心里筑起了防护墙。姑姑带回来的话更是让我哭笑不得:“你爸说钱的事他自己心里有数,和你妈离婚这些年他没短过你的抚养费,留给外孙的钱更不用你操心。”
可我不是贪图父母钱财的儿女呀,我是因为了解他的性格,才想方设法为他将来养老生活考虑。那些想陪他去医院复查的话、以后怎么照顾他的安排,都被堵在了我的喉咙里。看来,那个在我童年里缺席的“浪子爸爸”虽然老了,但依然还是那个固执青年。我怕他老无所依的焦虑,在他眼里成了对他生活的干涉;他要的自由,在我看来却是孤独的伏笔。我们之间像隔了一堵墙,墙这边是我的担忧,墙那边是他坚守的旧时光。
雅芬父亲的“潇洒”背后,藏着一代人对“自我”的特殊诠释和对“被认可”的强烈需求。如今的沉迷热闹、抗拒改变,实则是害怕衰老带来的失控感,害怕成为子女的累赘,那些被女儿视为“挥霍”的举动,暗藏着他对青春的眷恋。
代际之间的矛盾,往往源于“错位的牵挂”:你怕他孤独,他怕你担心;你用“买房”表达关心,他用“拒绝”守护尊严。代际和解的关键,在于彼此接纳那份不完美的爱。作为女儿,雅芬能做的或许不是改变父亲,而是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慢慢读懂他藏在“潇洒”背后的孤独与倔强,看见他固执背后未说出口的“我需要你”。毕竟健康的家庭关系不是消除冲突,是学会在裂缝中生长出理解的藤蔓。
欢迎读者朋友添加QQ:34059878,讲述你的幸福或者悲欢,发表你的意见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