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科学应对老年人吞咽障碍

日期:04-16
字号:
版面:第05版:晚晴       上一篇    下一篇

在日常生活中,吞咽这一简单动作对许多老年人而言,可能隐藏着巨大风险。相关统计表明,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30%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这一“隐形杀手”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面对吃饭咽不下,喝水呛不停的问题,老人们该怎么做才能防止吞咽障碍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后果呢?

“进食时频繁咳嗽或清嗓、每口食物需要多次吞咽才能咽下、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都是吞咽障碍的常见预警信号。”金华市第二医院老年科三病区主任盛碧婵告诉记者,家人应细心观察老年人进食过程,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评估。

由于吞咽困难,患者可能会选择不适合的食物,或者减少进食量,导致营养不良,容易引起贫血、体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同时,吞咽障碍可能使食物或饮水进入气管或肺部,引起喉咙刺激或者窒息的情况,容易导致干咳,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肺部感染,增加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另外,长期的吞咽困难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引起焦虑、抑郁等问题。食物噎在喉咙或者缺乏吞咽反射的情况会造成患者的恐慌和不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正确的进食姿势能显著降低误吸风险,医生建议,老年人进食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合适的、质地均匀的食物,不要混合不同质地的食物。

2.要确定一口量并缓慢进食,每口3~5毫升,要在每口吞咽结束后再进行下一口的进食。

3.进食时要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交谈分散注意力,避免在大笑时进食。

4.推荐使用缺口杯进行饮水,不宜使用吸管喝水,勺子宜选择长柄、浅而小的扁平勺。

医生特别强调,进食时应尽量保持坐姿,对于卧床老人,务必将其床头抬高至45°~60°,绝对避免平躺进食。

若老年人出现进食速度变慢,进食时间变长,吞咽食物变得费力等症状,应尽早赴医院做系统的评估和检查,让医生给出专业性的指导意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吞咽功能障碍的关键。若发生噎食,可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背部叩击法等措施进行急救。

本报记者 余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