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8点20分,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11号门中庭的外语晨练基地,大多数的店铺还没开门,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老板娘。她们拿着阿拉伯语的口语练习卡,不时交流读音。8点30分,前来签到练习的经营户络绎不绝。大家自觉列队站好,趁老师还没到,复习前一课的内容。
义乌市场的小商品辐射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上的经营户每天要面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客商,对外语的需求较高。去年,义乌老板娘清晨集体学英语的视频就屡次走红网络。今年以来,老板娘们学习热情愈加高涨。
今年3月初,中国小商品城商学院2025年外语晨练培训正式启动。今年一如既往安排了商务英语口语教学。除了这门通用外语外,今年培训项目首次将阿拉伯语纳入了课程范畴。
“义乌和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非常密切,阿拉伯国家和地区是义乌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义乌也活跃着大批使用阿拉伯语开展业务的商贸从业者。”中国小商品城商学院外语晨练培训项目负责人介绍。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义乌仅对沙特阿拉伯进出口达164.6亿元,同比增长16.5%。
朱先生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经营箱包生意,今年59岁,是当天学习阿拉伯语口语的经营户中年纪最大的一位。“我们店里中东客户很多,每次他们来都要靠翻译才能沟通,如果我自己会说,会方便很多。”虽然已近花甲之年,但朱先生对于学习外语并没有畏难情绪,现场他跟着老师大声朗读,激情满满。
本次阿拉伯语口语课程从4月7日持续至5月7日,每天早上8点40分开讲,9点20分结束。根据经营户日常交流的高频需求设置课程。
“今天是阿拉伯语口语的第7课,学习颜色,比如红色、橙色、黄色、紫色、黑色、白色等,还有一些实用的句子,比如‘你喜欢什么颜色?’‘你们有什么颜色?’,都是我们日常和客户沟通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语句。”傅江燕说。
她是外语晨练基地的“老面孔”了,每次学习她都会早早来到外语晨练基地,站在第一排。她也是义乌市场上最早一批用DeepSeek做全球贸易的老板娘。今年初,一段“对着镜头说12345,系统自动转化成多语言视频”的短视频让她在网上爆火,不少客户通过网络平台联系到她。
“很多线上渠道找来的客户都是说阿拉伯语,他们很喜欢发语音或者打电话,我不会说阿拉伯语就会错失很多机会。”傅江燕说,经过前六次的学习,她已经能简单地说一些阿拉伯语,比如打招呼、再见等日常问候、道别的词汇,也能慢慢听懂客户的意思。
当天在练习完阿拉伯语口语后,傅江燕意外地遇到了自己的老客户。“正好来了一个可以让我学以致用的机会。”傅江燕说,“我用阿拉伯语和他交谈了下,尽管还有些生疏,但至少迈出了第一步。客户也很惊喜,说过几天来店里下单。”
据了解,中国小商品城商学院外语晨练教学计划会考虑各区经营户的便利,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轮流开设课程,但大部分经营户只要得空,便会赶去上课,风雨无阻。这份热情也感染了商城的每一名奋斗者。
“我今年54岁了,来自江西鹰潭,在义乌已经10多年了。”当天上午,胡根兰站在第一排,学得正起劲。胡根兰在市场附近摆了一个擦鞋的摊子,经常和老外打交道。听说市场有免费的外语课,只要有空,她就会来学。“你好、谢谢、再见……现在这些我用阿拉伯语都会说。”胡根兰说。
根据教学计划,阿拉伯语口语课程结束后,5月12日至6月6日,将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三区60号门中庭开设西班牙语口语课程,满足经营户在贸易推介、洽谈环节的实际需求,助力他们开拓多元市场。
本报记者 方静 何晓峰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