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菜千张肉片配上黄瓜炒蛋和炒豆芽,这是中午的爱心餐。”上周五中午,在金华开发区苏孟乡志和社区食堂,56岁的店长董霞正忙碌地和志愿者们一起打包爱心午餐。“和平时的数量一样,爱心餐是101份。”董霞告诉记者,打包完成后,这些热气腾腾的爱心餐将由志愿者立即送往社区的6个小区,免费提供给特定的高龄空巢老人、残障人士、困难家庭以及环卫工人等群体。
“城食膳粮” 社区里的日常烟火气
2024年,金华开发区苏孟乡志和社区与金华市幸福家人公益协会携手,开办了“城食膳粮社区幸福家人食堂”这一社区食堂,为社区居民,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一份温暖的餐食。志和社区是湖海塘以东区块新成立不久的社区,也是一个由6个征迁安置区组成的融合型社区,常住人口5000余人,60岁以上老人有1100多人,“需要帮助的人比较多,而我和队员们自2017年开始就投身到爱心益餐之中,相对有经验,所以我们协会接手了志和社区食堂的组建与运营。”董霞告诉记者。
每天早上7时,董霞和她的志愿者团队就开始为准备新鲜、美味的饭菜而开启了紧张的工作。从采购食材的精挑细选,到洗菜、切菜、烹饪,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食材一定要新鲜,这是对大家健康的负责。” 董霞告诉记者,食堂每天都很忙碌,每天回到家里,基本都是晚上8时以后。
“除店长、厨师长及一名阿姨,其余工作全由志愿者参与完成,社区食堂所有的盈利全部都用于公益事业。”社区食堂刚成立时每天提供30份爱心餐,现在每天提供101份。自去年4月成立以来,食堂已经免费提供爱心餐3万多份。
志愿服务 孤寡老人的“贴心亲戚”
今年3月,“幸福巴士15号线” 驶入婺城区白龙桥镇天姆山村居家养老中心,董霞和队友们为养老中心的93名老年人包饺子、测量血压、理发、表演节目。“作为幸福家人15区的大区长,这样的活动每个月我都要组织两场以上。”董霞说。
80多岁的董冬竹是婺城区塔石乡壁下村的村民,儿子早年病逝,她只能靠低保维持生活。连续几年,董霞都会带着团队前去慰问。每次得知董霞要来,董冬竹老人都会早早地来到村口等待。“就像亲戚一样,越走越亲,老人早就把我们当成了她的亲人。”
公益助学 爱心传递希望
2021年,当时在金华市第三中学就读高二的学生周萌萌,生活因幸福家人公益协会的“青苗雨露助学计划”而发生了转变。经过幸福家人志愿者走访筛选,她和弟弟成为助学对象。当董霞和队友看到周萌萌姐弟家简陋的屋子、其母因病无助地躺在床上时,内心深受触动,当即决定共同资助周萌萌姐弟俩高中期间全部的学习费用,每人每年3000元。
“孩子现在在嘉兴读大学,经常和我联系,孩子的父亲也常常向我们表示感谢。”董霞告诉记者。
从2008年开始走进公益,16年来,在社区食堂的烟火日常中,在志愿送温暖的各个角落,在助力学子的希望之路上,董霞都留下了她温暖的爱心。“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对于那些想要加入志愿服务的人,董霞表示,尽己所能去做,将爱传递下去,让金华成为一座更有爱的城市。 本报记者 余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