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28岁姑娘遭遇感情难题

日期:04-11
字号:
版面:第07版:6138热线       上一篇    下一篇

小晴(化名)和男朋友交往一年多,在谈婚论嫁时产生了一些矛盾。她开始怀疑自己选错了人,屡次冒出分手的念头。前不久,双方又一次吵架,她忍无可忍,提出分手。男朋友无法接受,又是道歉又是保证,竭力挽回这段关系。“毕竟相爱一场,看到他这样,我也很难受,嘴上说得再决绝,心里始终有点不舍。”她一遍遍问自己,应该坚持分手吗?还是再给彼此一次机会?

被“妈宝”属性劝退 可是退得不彻底

小晴今年28岁,男朋友比她大一岁,两个人经朋友介绍认识,彼此投缘,没多久就确定了恋爱关系。“他性格挺好的,温柔体贴,比较自律,没有不良嗜好,还会做家务。”在家人和朋友面前,小晴经常夸赞男朋友。

今年初,双方家长正式见了面,开始商量结婚的事情。没想到在这个过程中,小晴和男朋友的矛盾多了起来。这次闹分手,导火线是买婚房。“他早就跟我说过,婚房由他爸妈出钱,我刚开始还挺开心。”看房的时候,男朋友没有太多想法,把选择权交给小晴。但是后来他妈妈参与进来,问题就来了。每当小晴和他妈妈意见不同时,男朋友总是站在他妈妈那边。

当着长辈的面,小晴没有说什么,只是私下里跟男朋友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男朋友却说他妈妈有经验有眼光,希望小晴听他妈妈的,不要过于纠结。小晴越想越生气:“就算他爸妈出钱,但这毕竟是我们的小家,难道不应该按照我们的喜好来吗?如果结婚后再碰到类似情况,是不是都要我妥协?”她不是委曲求全的性子,为此和男朋友大吵一架,提出分手。

“以前,我没怎么跟男朋友的爸妈打交道,也就没有这方面的矛盾。现在看来,我可能找了个‘妈宝男’。”小晴仔细回想,男朋友依赖妈妈,其实有迹可循。“这样的男朋友并非我满意的对象,但是真的提出分手,我心里又空落落的。”面对男朋友的挽回举动,她发现自己并没想象中那么坚定。分手还是和好,两个念头在拉锯,她难以作出选择。

改变思维方式

像煲汤一样处理感情

6138热线志愿者、心理咨询师季琳说,谈恋爱时讲究感觉,没有太多琐事牵绊,两个人在一起就很美好。一旦到了谈婚论嫁阶段,很多现实问题摆在眼前,容易放大彼此的缺点,给亲密关系带来风险。“从小晴的讲述可以看出,她对未来的婚姻生活缺乏信心,一碰到问题就焦虑不安。”她建议小晴改变思维方式,把关注点从“要不要坚持分手”转向如何解决问题。

感情方面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能靠自己权衡。采取行动之前,首先要梳理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到底是真的想结束这段关系,还是潜意识里把分手当成一种手段,试图寻求更多的重视和承诺。对小晴来说,分手与和好都有相应的理由,分别列出来,然后根据重要程度进行打分,可以形成直观清晰的认知。同时和男朋友好好沟通,让对方明白自己真正在意的是什么。男朋友想挽留,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找对方法,比如做到共情、改变态度,在女朋友和妈妈之间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现在不少年轻人在亲密关系中更自我,没有很好地进入“合伙人”的角色,一碰到问题就怀疑双方不适合,提出分手或离婚,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未必是上策。季琳说:“处理亲密关系应该像煲汤,不仅要有好食材,还要有耐心,掌握火候,这样才能煲出好汤。”如果双方都珍惜这段感情,有积极解决问题的意愿,那么再给彼此一次机会,或许会迎来不一样的结果。

本报记者 姚艳霞